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美媒称中国外交政策日渐趋于强硬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6月26日文章,原题:中国如何看世界 中国崛起的幽灵早已萦绕美国,就像一辆飞驰的汽车突然占满整个后视镜。这一切来得相当之快。中国不仅持有数量庞大的美元,拥有贸易顺差,而且越来越能够对其他国家强硬。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更强势亮相,理解其外交政策变得日益重要。强硬派主张民族主义甚至沙文主义立场,而更具全球观的学者希望中国行事谨慎,更加顺利地融入国际体系。这两派之间显然存在拉锯战。此外,比起中国领导层,中国公众可能在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优先的心态。学者们认为,中国互联网上表现出狂热的排外主义,或许是推动中国外交政策步向更强硬的一大因素。
数十年来,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问题至多只限于学界。中国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取得发展大跨越。自从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谋求雄心勃勃的目标但不去惊动既有大国的政策以来,中国的行事已经大不一样。中国争取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石油和矿产开发,在经济事务及政治热点等问题上挑战美国。
今天,中国内部的外交政策公共辩论既活跃又清醒。中国现有不少于428家涉足政策制定的智库,数量仅次于美国,甚至普通大众也参与其中;国家电视台还播出系列纪录片《大国崛起》,探求以往帝国的得失,分析中国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乔治 华盛顿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最近撰文指出,中国内部活跃的外交政策辩论存在多个思想派别。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策辩论的主流是主张推行软实力及扩大在联合国等全球机构的接触。而今天,沈大伟发现更强硬的流派占据上风———他称这一派“好战凶猛”,推动中国“政策趋向强硬及有所选择地施展力量”。
沈大伟认为,鉴于当今中国的可变性,美国如何行动会带来重大影响。但他也警告说,美国的决策几乎必然会在中国内部产生预期之外的不利效果。美国的强硬会加剧中国极端民族主义者的恐惧甚至怀疑。但温和的政策会助长其他主张中国优先的强硬派,他们会说美国让步是中国采取攻势的结果。
在国际关系中,忧虑会加剧局势恶化。如果中国感到受到更多威胁,强硬派将会得势。奥巴马总统对中国采取层次分明的政策,此举赢得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肯定。例如,他在某些问题强调接触,如淡化对人权和西藏问题的批评。而在其他问题上,他立场坚决,如反对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要求,要求中国停止支撑人民币。
问题悬而未决,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已经告别仅仅是地区性国家的阶段,很快将跨入全球强国行列。中国越是考虑如何影响外部世界,世界其他地方越是要关注它们内部发生的事情。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活动安排】 8月29日至9月26日彩排按照筹备委员会工作安排,8月29日至9月26日期间,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陆续举办涉及阅兵、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庆祝活动相关内容的演练活动。9月中下旬举办成就展9月中下旬,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全文]
    2009-09-15 10:59
  • 3月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石市消费者协地、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等6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石市纪念“3·15”维权活动正式启动。 会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石市消协、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全文]
    2008-06-10 19:49
  • 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施行 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曳公布施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 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条例》包括6 章38 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全文]
    2008-11-19 17:05
  • 审计署公布2007年度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53个中央部门问题资金293亿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他履新以来的第一份审计工作报告。对今年审计报告的特点,刘家义认为,进一步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了绩效审计力度,注重从体制、[全文]
    2008-11-20 16:1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