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25万上小学,巨额择校费的背后是什么?

“北京实验二小17万、北大附小18万、景山小学25万、史家小学13万、府学小学15万、光明小学9万……”这组数字说的是北京一些知名小学的择校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早已免去学费,而在北京,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一所知名小学,要掏数万元甚至20余万元的择校费。这些择校费有另一个美丽而合法的名字:捐资助教款。有人称,现在我国支持捐资助教,对于支持教育的捐款是法律许可的。
    择校费的背后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节节攀升的择校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认为,择校费的背后是优质教育机会的分配问题,而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要强调均衡教育,但现实中总有一些优质教育机会,如何分配这些优质教育机会,是比处理择校费更复杂的事情。
◎微博:
曝出北京知名小学择校费
今年7月14日,实名认证为“闻风教育直播”的微博发出重磅消息:“2011年幼升小基本结束,现将个人了解到的北京市部分知名小学的最高择校费公布如下,仅供参考:景山25万、史家13万、府学15万、光明9万、和九8万、育民10万、北京实验二小17万、黄城根10万、中古友谊8万、育翔10万、奋斗8万、北大附小18万、北师大附小16万、中3小13万、中2小11万、中1小11万。”
时值小学招生的时刻,这份北京知名小学的择校费名单引起很大反响。有网友留言称,“这哪是上学呀,整个就是买学呢。”“最可气的是,择校费收据上还得写:自愿捐资助学。”“得有较硬的关系,否则你再有钱也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8月27日,“闻风教育直播”再发博文称,“我这个原创的帖子发表在一个多月前,当时就在微博上引起了热议,这一次被王先生再次转发同样引起热烈反响。据最新了解到的情况,上述学校的最高择校费很多已经大大突破了。不过很多明年想上名校的家长告诉我,早已备足了现金,就看找谁送了!”
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免试入学的原则,早已不收学费了。择校费难道可以收取吗?据媒体报道,6月28日,北京市教委联合市纠风办、市监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新闻出版局发布了《关于2011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严格规范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禁止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收取择校费。严禁捐资助学与学生入学和招生录取挂钩,严禁向学生收取与入学挂钩的任何费用。
然而,7月14日起,这份北京知名小学的择校费名单发布于网上,影响越来越大,转发和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多月过去了,却没有相关的小学出来解释、澄清。
有知道内情的人士称,这些择校费可能花在关系费、人情费上,也可能是以捐资助学的名义交的,择校的孩子为此进入了知名小学,交的钱却不叫择校费。
而来自北京媒体的报道称,北京市教委的工作人员近日曾表态,只要有举报捐资助学与学生入学挂钩的情况,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任何举报。
◎探寻:
记者找到择校费名单作者
这个“闻风教育直播”中的闻风是谁呢?他披露的北京知名小学择校费数额有根据吗?本报驻京记者颇费周折地找到闻风本人,详细询问了这个择校费名单的来源。
闻风是北京清华园教育培训学校的副校长,对北京幼升小环节有着很深的了解。他通过3个途径得到择校费的数额:第一个是学生家长,因为他本身在培训机构工作,有核实的便利。第二是蹲银行,交择校费的家长要到银行固定窗口交到教委的财政账号,有收据,这很好查。第三个是找教育系统的人核实,比如说部分老师或者一些其他相关人员。
闻风说,“我公布的这些数字,有的是通过中间人拉关系所用的人情费用。而且,这个数字是学生已经上了学的。有的家长出价更高,但没有进入那所学校,所以我没有公布那些没有入校的学生家长所想掏的费用。比如有的家长想掏50万进某个学校,但没有进去,这就不能成为一个个案。我公布的数字是,不论家长找关系还是怎样,是进去所用的费用。”
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记者的这一问题,闻风说,“我觉得,择校费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不大,现在信息很发达,家长通过网络就可了解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不好。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好,现在的就业压力也促使孩子上个好学校,现在二本、三本学校毕业的学生出来很不好找工作,有的找到工作一个月才1000多元。”“据我了解,除了中国,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收取义务教育择校费。公立学校是纳税人的钱养的,收取择校费于法无据,于情不合,于理不该。交择校费的时候得写捐资助学费。教育部门曾称,捐资助学费与孩子的上学不能挂钩,但是现在完全挂钩了。”闻风说。
闻风说:“这个钱如何使用,也没有公开过。有的小学校长因为择校费问题出事了,中关村三小的原校长王翠娟涉案1.6亿元,王翠娟是很优秀的老师。教学、管理、招生,都很有水平。可以说,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
◎专家:
择校费的背后是优质教育机会的分配
对择校费是加强管理还是彻底取消?我们应如何看待愈演俞烈的择校费问题?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晓东。
曾晓东说,“这(指择校费名单)是一组很有冲击力的数字。可是我们要问,老百姓反对的是择校费,还是反对现有的优质教育机会的分配?如果反的是择校费,这个解决起来非常简单,因为任何一个学校的收费都进入财政账户里面,取消就可以了。”曾晓东认为,择校费的背后是优质教育机会的分配问题,即使择校费取消了,如果优质教育机会的获取还是不合理,这时,取消择校费反而把惩罚机制都取消了,更有利于获得优质教育机会的人。我想,老百姓反对的,不是简单的择校费问题,而是优质教育机会的分配问题。
在北京,许多家长这样认为,如果孩子进不了一个好的小学,可能进不了好的初中,考不上好的高中。如果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上一流大学、名牌大学的机会就很小,孩子将来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这是家长挤破头让孩子进入知名小学的原因。为了解决择校问题,北京反复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教育,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维护学校之间的平衡。“不能不承认,学校是有差异的。”曾晓东承认现实中学校之间的差别,认为这是一个可能长期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强调平等、划片、不收费,这些已经基本做到了。每个孩子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北京的孩子都可以划片进入一个小学学习。现在的问题出在了优质教育机会的分配。优质教育就像高速公路一样,不可能人人都能够获得。”
而据记者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既有知名小学,又有薄弱小学,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投入的差异性所致,还有许多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造成。比如有些小学的片内有“大单位”,这些有钱有势有权的“大单位”为了自己单位的子弟上学,长期对这些小学进行各方面支持,形成了知名小学;有的小学片内的生源好,学生的家庭背景好,这使得小学慢慢变身知名小学;知名小学通过收取择校费为老师谋福利,这使得学校师资力量越来越好。
曾晓东还称,我们一直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绝对的平等难以达到,优质教育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即使从投入到师资配置都平等,如日本,也有好的学校和稍差的学校。从人才的培养规律上,也需要英才选拔机制。“我们的国家这么大,必须有英才选拔机制。新加坡的面积那么小,早就提出来,为新加坡的未来培养商界、政界、文化界、科技界的领先人物。我们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比美国强,但在顶尖人才的培养方面不行。教育有许多职能,各种职能之间要协调好,比如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等,满足家长的教育需求,减少由于教育导致的社会不公平。实际上,教育还有另一种功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也是教育人的梦想。”以前为快出人才忽视了公平不对,现在也不能以公平把英才教育全部取消吧。
在我国,义务教育中的优质教育都是公立的。表面上看,学校之间都是平等的,划片入学、就近入学,实际上,往往是有权有势的人得到这种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情况下,一些家庭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挤破头花高价要进入名校。
而在美国,优质教育都在私立小学、私立中学,收费很高,人们得到这种优质教育的机会由于市场化而更加公开透明。教育界有一个观点,优质的教育一定是高价的教育,要比一般学校高,高在哪里呢?高在老师的工资上,高在教学设施上,高在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方面。那些活动在现在的教学设施里没法实现,比如开发一些新的课程。
曾晓东认为,“优质教育从产品属性上属于俱乐部产品。俱乐部产品要有一个进入的标准,一定不是全民享有的。选拔的标准可以是钱,也可以是权,但是,现代社会都不接受这样的标准了,现代社会大家比较认可的,还是孩子具有特殊才能。通过对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不考虑你的出身,不考虑你的背景,完全是按照教育的筛选机制选出来。”
“拿钱择校,以权择校都是很糟糕的事。优质教育不能人人享有,但是,应该让大家有平等的机会进入这个领域,或许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曾晓东说,“可以设想,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可不可以有占学校总数10-15%的优质学校享有招生方面的特殊权力,允许他们用合适的考试和考核方法,对优秀的孩子进行选拔?甚至可以引入创造力测试。其他的学校完全按照公立学校招生方法录取,招生方式和程序透明了,才能避免以钱择校,以权择校。择校问题的解决要假以时间,要寄希望于教育体制改革为更加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提供满足的多种办学体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活动安排】 8月29日至9月26日彩排按照筹备委员会工作安排,8月29日至9月26日期间,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陆续举办涉及阅兵、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庆祝活动相关内容的演练活动。9月中下旬举办成就展9月中下旬,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全文]
    2009-09-15 10:59
  • 3月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石市消费者协地、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等6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石市纪念“3·15”维权活动正式启动。 会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石市消协、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全文]
    2008-06-10 19:49
  • 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施行 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曳公布施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 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条例》包括6 章38 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全文]
    2008-11-19 17:05
  • 审计署公布2007年度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53个中央部门问题资金293亿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他履新以来的第一份审计工作报告。对今年审计报告的特点,刘家义认为,进一步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了绩效审计力度,注重从体制、[全文]
    2008-11-20 16:1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