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热卖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至第四卷),近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上市后在各大书店销售火爆,引发媒体、网民高度关注。近日,记者深入采访,揭开了这套书在出版过程中的幕后故事。
从1500万字到120万字
“我们有个由五六个人组成的整理该书的领导班子,忙碌了8年时间。作为讲话实录,也是逐渐形成的。”在9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如此介绍。8年,掐指算来,从2003年朱镕基退休起,这套书稿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就已经展开了。
黄书元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书基本上都是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镕基的著作,也没有例外。人民出版社经过慎重考虑,在2005年前后,指定副社长任超牵头,统筹负责朱镕基著作的出版工作。任超告诉记者,第一天“到岗”的日子,他竟然没记住,当时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安排这套书的出版步骤,如何组织、调配人手。
书一出版,任超就累倒了。记者联系采访时,他还在病中。他告诉记者:“这五六年,我们社里前前后后至少有上百位同志,全身心投入这套书的编辑出版工作。”2名编辑参与前期资料整理和编辑,12名责任编辑参与后期书稿编辑,1名设计人员全程跟进装帧工作,校对、编审、出版和发行等方面的人员更多。
选择什么样的人参与朱镕基著作的印刷,是很有讲究的。他说,“既要政治可靠,经验丰富,编辑水平过硬,又必须有热情,甚至得有体力,才能承担得起这项长期的、宏大的工作。所以不能光选老同志,得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参与进来。”除此之外,专业背景也要搭配。
女编辑鲁静就是这样被选中的。她是历史学博士,在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等多个部门工作了十多年。任超介绍她“这几年一直在该书编辑组负责”。
除鲁静和另外一名编辑外,其他人均在经济学领域有不同建树。他们的工作是高度细致严谨的——既然是“讲话实录”,所有资料都来自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批语。用黄书元社长的话说,“这几本书是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所以,搜集和整理的对象,主要是朱镕基出席重要会议和到地方、部门考察调研的会议视频、讲话录音、现场速记等。一遍遍看录像,一遍遍听录音,把他说过的话一字不漏地整理下来,仅此一项工作,就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全部形成文字后,总字数多达1500多万字。
鲁静告诉记者:“在这1500多万字里挑选出120多万字的文章,如何取舍,是这4年中最棘手、最难解决的事。“背后的辛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不仅是编辑们看,当时年近八旬的朱镕基自己也非常认真地看。
生命中最有激情的一年
2010年,按照朱镕基的“原则”挑选出来的初稿,共计120多万字,送到了人民出版社12名责任编辑的案头。12个人分成了4组,每3人负责其中一卷。如何分组也是精心考虑过的:3人必须老中青结合,其中必须有一人是学经济的。
学政治学的责任编辑阮宏波是最年轻的一个,出生于1980年。他被分到第三卷编辑组。“为什么一定要有学经济的呢?一拿到书稿就发现了,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经济。朱镕基被国外媒体称为‘经济沙皇’,不是没道理的,他的的确确是个行家。虽然他讲话深入浅出、简洁明了,但分税制、国有银行改革、国企改革等,都涉及许多专业知识。”
老中青三代人的结合,则从另一个方面保证了编辑质量。“有时就一个问题,不同年龄段、不同经验的3个人,在一起争论就很重要。最终,会争出一个统一的意见,反映给朱总理那边。”
按规定,图书的出版一般执行“三审三校制”。但《朱镕基讲话实录》在短短大半年里,就经历了十几轮编辑、二十几轮校对。人民出版社对编辑和校对的要求,只有最简单又最难的三个字:零差错。有了这种“魔鬼式”的编校过程,今天,阮宏波已能坦然而自信地说:“我肯定,这套书做到了零差错。”
书名是朱镕基自己定的。“从上一本《朱镕基答记者问》到现在的《朱镕基讲话实录》,可以看出总理对书名的要求,还是简洁明了。”阮宏波说。
回顾这一年的编辑工作,阮宏波用了一个词——激情。“这是我生命中最有激情的一年。这激情来自于朱镕基性格的感染。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编这本书,是在靠近他的真话和真心,感受他的激情和深情。
朱镕基亲自修改封面和结尾
对比年初征求意见的样书和现在正式上市的书,有两处明显的不同,一是封面,二是结束篇。这两点,正是根据朱镕基本人提出的意见而改的。任超告诉记者:“4月份朱总理带到清华大学去的书,封面还是白色的,用的照片是一张他表情比较严肃的。后来,朱总理在我们装帧设计人员提供的十几个封面中,选择了现在这个,红色的,微笑的。”
至于结束篇,编辑团队原先的构思,是以朱镕基2003年1月最后一次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的讲话《值得纪念的五年》作为结尾。“不但时间恰好合适,内容也水到渠成,完全可以收得住这套书”。但是,朱镕基决定末尾增加一篇他2003年2月在北京市看望一线公交职工时的讲话《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据《环球人物》、南方都市报等综合报道
低调出版仍引起全国轰动
所有的修改完成后,2011年8月29日,人民出版社静悄悄地发了一条征订通知。当时,除了各地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外,几乎没有人留意到这条通知。10天后,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新闻发布会举行,除了出版方和学者,再没什么“大人物”出席。任超说:“朱总理对发布会的要求,就是不愿意有官员参加。他更关心全国各地同步上市,不希望北京上市了,较远省市或农村却买不到,那有失公平。所以,这次有些地方,书是空运过去的,确保同步上市。”
然而,再怎样低调,再怎样静悄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上市,还是举国轰动。这一幕和2009年《朱镕基答记者问》问世时的情况非常相似。说到这里,任超想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这4本书看上去比上本单册贵。《朱镕基答记者问》定价是59元,《朱镕基讲话实录》平装版是49元一卷,精装版是82元一卷,全套价格分别是196元和328元。但实际上,以平装版为例,为保证首次披露的272幅珍贵照片和30件总理手书影印件的质量,采用了双色印刷,平均每个印张的成本在2元左右,应该是标价60元才能挣钱。我们49元的定价算下来,每个印张1.5元,或许不会亏本,最多只有微利。我记得,上一本书,朱总理再三提的意见是,‘封面上的答记者问四个字要比我的名字大’。这一套书,朱总理再三提的意见是,‘一定要让老百姓买得起’。这句话,我们牢记在心。”
相关链接
部分城市卖断货
据黄书元介绍,截至9月21日下午,人民出版社共发出《朱镕基讲话实录》42万套,但有的城市已经断货,即使在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因此现在该书已经加印到了100万套,全国有14家印刷厂在投入工作。
尽管如此,但是黄书元仍不敢保证能够完全满足供应。据悉,有的发行单位带着现金在人民出版社排队,有的网络销售找到该社的主管单位新闻出版总署打招呼,希望供书。但黄书元坦言:“我们现在连样书也没有,因为很多发行单位直接到印刷厂把书拉走了。估计到10月初可能逐渐缓解供应不足的状况。”
新闻背后
为何如此热销?
为何会如此热销?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回答说:第一是作者的人格魅力,他的讲话水平,讲话艺术,讲话风度,大家很期待;第二个这本书谈的都是国家大事,以及群众关心的重要事情;第三,这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很多内容也是读者很早就想知道的,这次等于是揭秘的性质,很多东西以前没有公开,所以读者觉得还是很期盼。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活动安排】 8月29日至9月26日彩排按照筹备委员会工作安排,8月29日至9月26日期间,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陆续举办涉及阅兵、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庆祝活动相关内容的演练活动。9月中下旬举办成就展9月中下旬,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全文]
    2009-09-15 10:59
  • 3月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石市消费者协地、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等6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石市纪念“3·15”维权活动正式启动。 会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石市消协、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全文]
    2008-06-10 19:49
  • 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施行 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曳公布施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8 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条例》包括6 章38 条,旨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全文]
    2008-11-19 17:05
  • 审计署公布2007年度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53个中央部门问题资金293亿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他履新以来的第一份审计工作报告。对今年审计报告的特点,刘家义认为,进一步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了绩效审计力度,注重从体制、[全文]
    2008-11-20 16:1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