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欧洲各央行筹备欧元“后事”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欧洲一些中央银行开始斟酌应急预案,为个别国家离开欧元区或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做准备。
■初步准备
报道说,欧洲各中央银行所做仅是初步准备,不意味它们预期欧元将寿终正寝。
不过,央行开始斟酌应急预案这一事实,足以说明欧元区形势正迅速恶化。直至今年秋季,各家央行还未产生类似想法。
全球决策者、央行行长和投资者正翘首以待本周欧洲联盟峰会,希望欧洲领导人能给持续两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一个通盘解决方案。法国财政部长弗朗索瓦·巴鲁安会前放话,法、德领导人若拿不出“有力”方案,重塑市场信心并阻止危机失控,就不离开欧盟峰会。
不过,德国一匿名高级官员7日给峰会大泼冷水。路透社援引这名官员的话说:“我今天必须说,对于达成全面协议,我比上周更加悲观……许多头面人物仍不知道形势多么严峻。”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7日发布报告,建议投资者和企业对冲欧元区瓦解的潜在风险,尽管这份报告预期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仅为20%。报告说,摩根大通的许多企业客户正购买金融衍生品对赌欧元。
■重新印钱
欧元2002年1月正式启用前,众多“设计师”曾花费多年时间筹划这种新货币的发行,包括纸币、硬币的印刷和铸造,以及在全欧洲银行和企业的流通步骤。
一旦欧元区解体,挑战之一即是现有欧元贷款和储蓄必将转换为新货币。各个国家需要决定是否重用旧有货币,以及如何快速印刷大量纸币。
《华尔街日报》报道,爱尔兰中央银行最近数周已初步讨论,是否需要购买更多印钞设备,以备欧元区解体或爱尔兰退出欧元区。一名与会者说:“两个月前没讨论的各种事情都得到讨论。”
欧元区大多数中央银行至少保留有限印钞能力。尽管欧洲央行负责决定欧元供应数量,但印钞工作全部外包给欧元区成员国央行。希腊和爱尔兰等央行仍有一些印钞设备,其他央行则外包给私人企业。
部分印钞任务甚至在欧元区外完成。英国英格兰北部城市盖茨黑德有家名为德拉鲁的印钞厂,为多个欧元区成员国承担印钞任务。这家企业同样担任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的后备印钞厂。
欧元区局势令英格兰银行一些官员蹙眉。他们担心,一旦欧元区解体,德拉鲁将承接大量欧洲印钞订单,而无暇顾及印刷英镑。
■脱钩欧元
瑞士虽不是欧元区成员国,但瑞士法郎和欧元的汇率显示出相当大的正相关性。如今,瑞士国民银行正考虑采用哪种或哪些货币代替欧元,发挥外部基准作用稳定法郎。
欧元诞生前,德国马克是瑞士法郎的主要基准。上世纪70年代一段时期,瑞士央行甚至把法郎与马克挂钩,以阻止法郎升值。《华尔街日报》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话说,现在如同上世纪70年代,德国是瑞士最大贸易伙伴,如果欧元区解体,新的德国马克在理论上将替代欧元。
不过,瑞士央行同样在考虑其他结局,包括欧洲出现多个货币联盟。
波黑央行一名女发言人说,波黑本币现阶段挂靠欧元,万一欧元区发生不测,挂靠对象将转换成应运而生的任何硬通货。欧元诞生前,波黑本币曾挂靠德国马克。
拉脱维亚央行一名发言人说,该行并未预期欧元区解体,但称可能寻找一个财政政策严谨、与拉脱维亚贸易往来密切的欧洲国家,把本币拉特挂靠于它的货币。
默克尔“药方”能否救欧洲
即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和欧元区峰会,其核心议题是审议法国和德国提出的加强成员国财经纪律的修约提议,以挽救处于主权债务危机中的欧洲。
■默克尔的“药方”
表面上看,修约的提议是由法德这两个欧盟的“核心国家”联合提出的,但实际上,法国总统萨科齐在5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巴黎会晤中,几乎全盘接受了默克尔的建议,放弃了法国曾一度坚持的发行欧洲债券和让欧洲央行“发挥更大作用”的立场。因此,从本质上说,此次峰会讨论的是默克尔为拯救欧洲开出的“药方”。
默克尔的这个“药方”能否管用?能否为所有欧盟成员国接受?
欧债危机的“病症”是:一些欧元区国家面临高额的主权债务,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不得已的紧缩措施又造成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和福利下降。然而,其“病根”在于:几十年来一些国家一直“借债度日”,并以此建立了一整套让全世界羡慕、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洲各国又竞相出台“经济刺激计划”,造成一些政府债台高筑,结果危机最先从经济薄弱的南欧国家爆发,一发而不可收。
默克尔的“药方”立足于“治本”。其核心是:一要将财政赤字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这一“黄金法则”写入各国宪法,违背者将被自动处罚;二是将欧元区永久性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提前于2012年启动,而实施金融救助决策方式从“全体通过”变为“超级多数原则”(即85%成员国同意)。
出发点虽好,但这个“药方”却不能立即见效。欧债危机到了危急关头,时不待人。12月5日,标准普尔将15个欧盟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列入“前景展望负面”的观察名单,包括处于3A级的德国和法国。因此,市场希望立即有“猛药”出炉。
发行欧洲债券和欧洲央行出手救市具有“立竿见影”的方法,但其风险和长远后果目前还很难说。其一、发行欧洲债券主要靠德国的信用支撑,有点类似于“吃大户”;其二、欧洲央行购买成员国债券本质上是“印钞票”,经历过一战后恶性通货膨胀的德国对此倍加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松口。
■推广“德国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默克尔的“药方”是力图将的“德国模式”推广到整个欧元区。长期以来,欧洲内部一直有社会发展模式之争。德国统一后其经济曾一度低迷,2002年美国《新闻周刊》还把德国称为“欧洲病夫”。其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对劳动力市场、福利制度、经济结构等进行“痛苦的、大刀阔斧的改革”,默克尔上台后也“萧规曹随”,使得德国经济在欧洲“一枝独秀”。财政上,德国2009年将政府财政赤字上限载入宪法修正案。
■“双速欧洲”的尴尬
俗话说,“橘生淮北则为枳”。“德国模式”不一定在欧洲各国都适用。欧洲一些国家的确想效仿德国的一些做法,比如西班牙、奥地利、波兰都修宪,将财政赤字上限做硬性规定。但是,与德国相比,南欧一些国家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需要提升。因此,只有“节流”而没有“开源”,路不会走远。
默克尔的“药方”意味着欧盟机构将在成员国财政问题上有更多发言权,这必然让一些成员国感到“不爽”。英国首相卡梅伦已经公开表示反对“将主权让渡到布鲁塞尔”,甚至威胁发动全民公决。因此,这个“药方”很有可能先在欧元区内施行,欧盟不得不再次面临“双速欧洲”的尴尬。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