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去年11月4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后,奥巴马便开始着手新政府组建和权力交接的工作,陆续任命白宫官员和确定内阁成员人选。经过3周时间,美国新政府的人事布局“路线图”已经日渐清晰。有美国官员这样评价说,奥巴马人事布局安排,犹如拉小提琴:一手控弦,一手拉琴。既想牢牢掌控大局,也希望充分展示灵活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奥巴马式组阁,似乎颇有特点。
组阁时间快
以往美国当选总统在权力过渡期内,一般只是酝酿名单,组阁渐趋明朗要等到就职后。
一是快。在上海美国学会会长丁幸豪看来,这也是奥巴马与历届美国新任总统相比最明显的不同。人们看到,奥氏获选后随即着手筹组内阁,并随即一个个抛出重要职位的提名人选,包括现今令人关注的财长一职。要知道,以往美国当选总统在权力过渡期内,一般只是酝酿名单,组阁渐趋明朗要等到就职后。当然,由于美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特别是当前这场金融危机正肆虐美国,面对大萧条以来最恶劣的经济环境,奥巴马没太多时间,他必须尽早布局应对。
走中间道路
很多媒体已将奥巴马的组阁思路与当年林肯的“政敌团队”相提并论。
二是走中间道路。其实,美国很多媒体已将奥巴马的组阁思路与当年林肯的“政敌团队”相提并论。当年的林肯跟今天的奥巴马一样,除了做过两年国会议员外,没什么政治履历和经验。当选总统后,林肯不计前嫌,力邀曾与他角逐总统的政敌入阁。如今,奥巴马也体现出当年林肯风范——比如邀请曾是党内竞争对手的希拉里·克林顿担任国务卿一职。
此外,奥巴马的经济班子也主要来自民主党内的温和派,这被认为将有利于其淡化党派因素,最大限度赢得共和党人支持。当然,将昔日对手拉拢到自己身边,一来能显示大度形象,二来能弥合分歧,有利于其集中精力应对目前的艰难局面。
更注重实干
与以往当选美国总统上任后“论功行赏”的“规矩”有所不同,奥巴马可能更重实干。
三是务实。虽然在已经确认的人事布局中,不乏来自奥巴马家乡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友人”和竞选“功臣”,但与以往当选美国总统上任后“论功行赏”的“规矩”有所不同,奥巴马更重实干。小布什甚至克林顿的内阁中充满着有钱大款,一些人为他们当选出了大钱,一些人则是来自实业界的大佬,这也让利益关系纠缠不清。而也许,一定程度上靠民众小额捐款相助的奥巴马不必受此约束。
就拿重要的财长一职而言,布什政府的三任财长奥尼尔、斯诺、保尔森都曾是大公司高管,而奥巴马提名的财长盖特纳不但与企业界无甚瓜葛,与奥巴马的关系也并不显得密切。事实上,从目前的名单来看,学院出身的经济学家和经济、金融技术官僚,已经成为奥氏新政府经济班子的主导力量。自然,这样的团队在制定政策时会更务实,更不容易受到利益干扰,也更容易赢得市场信任。
人 物
白宫团队: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从奥巴马当选后的人事安排动向看,他将把白宫作为未来决策的中枢。奥巴马过渡团队共同主席之一波德斯塔说,奥巴马想把白宫打造成政治决策和政策规划的“火车头”。
从目前白宫要员构成来看,基本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深受奥巴马信任,二是能够独当一面。
白宫办公厅主任是白宫团队“总管”,责任重大。11月6日,奥巴马胜选后第三天,便任命伊利诺伊州国会众议员曼纽尔为他未来的白宫办公厅主任,这是他宣布的第一项重要人事任命。伊曼纽尔来自奥巴马家乡芝加哥,两人都从芝加哥政坛起步,渊源颇深,私交甚笃。更重要的是,他政治能力突出,是民主党在2006年中期选举中夺回国会控制权的“幕后导演”。他谙熟华盛顿的政治操作,也懂得如何与各种政治势力打交道。
奥巴马竞选团队中的“灵魂人物”,也都被安排在白宫重要职位上。奥巴马竞选团队首席战略专家阿克塞尔罗德被任命为白宫高级顾问;奥巴马竞选团队联络主任吉布斯被任命为白宫发言人;奥巴马竞选团队幕僚长卢沛宁将成为内阁秘书。这些人在今年竞选过程中都曾独当一面。
内阁团队:“全明星”阵容能力突出
尽管与白宫团队相比,内阁团队组建步伐稍慢。但从媒体透露的主要内阁成员潜在人选来看,奥巴马未来的内阁团队将是“全明星”阵容。
《时代》周刊指出,奥巴马这种做法明显吸取了前两任总统组阁的经验教训。克林顿和小布什在选举获胜后的人事任命,要么不被认可而影响行政效率,要么被指地域和党派色彩太浓,有“任人唯亲”之嫌。
美国内阁中最为重要的成员依次是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和司法部长。虽然目前只有财长人选被正式确定,但其他人选也行将“浮出水面”。前第一夫人希拉里有望出任国务卿,现任国防部长盖茨基本确定留任,而前司法部副部长霍尔德担任司法部长也已几成定局。
这些人选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能力突出,知名度高。财政部长人选盖特纳曾在财政部和华尔街工作,多次参与美国重要金融决策。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现任财长保尔森合作密切。
作为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拥有很高知名度。希拉里在参议院任职8年。在此次总统竞选中,她显示出很强的政治号召力。许多两党主流分析人士都认为她是改善美国外交形象的合适人选。
盖茨虽在布什政府任职,但其务实作风深得两党好评;霍尔德在法学界声望卓著,并曾在克林顿遭弹劾期间担任司法部常务副部长,显示出良好的危机应对能力。
分 析
奥巴马用人为何重“经验”
奥巴马总统选举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自始至终高举“变革”旗号,顺应了美国人心思变的政治气候。然而,从目前呈现的人事安排迹象看,重视经验似乎甚于“变革”。分析人士认为,这既是出于政治需要,又是时势所迫。
■党内政治格局无根本改变
首先,奥巴马赢得总统选举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党内政治格局。在民主党内,他的预选对手希拉里仍有不少支持者。她的丈夫克林顿曾执政多年,民主党目前既有经验又年富力强的人才,多为他的旧部。奥巴马组建新团队多少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共和党政治力量不可小视
其次,从两党政治而言,共和党及其支持者仍是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在这次美国总统选举中,仍有近46%的选民投票给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在过去10届总统选举中,共和党7次获胜,积累了大批有经验的人才,而且占据了一些重要州的州长职位。因此,奥巴马今后要顺利施政,不但要整合全党力量,而且要尽可能团结甚至沿用共和党人。
■“老手”更能稳定局面
另一方面,奥巴马面临对内重振金融经济、对外改善国家形象的双重挑战。在危急关头,启用能力、经验和名气兼具的“老手”,远比贸然任用新人更能够稳定局面。盖特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国政商两界和主流媒体对他获得财长提名普遍给予好评。
奥巴马的首席战略顾问阿克塞尔罗德说,选择“老手”担任要职,并不意味着奥巴马放弃了“变革”理想。他说,奥巴马任用内阁官员的标准,并不是要寻找能够提供执政思路的人,而是需要能贯彻其思路的人。
相关新闻
奥巴马公布预算团队人选
奥巴马25日连续第二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名国会预算局局长彼得·欧尔萨格出任白宫下属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奥巴马说,欧尔萨格将主持梳理政府预算,砍掉不该花钱的项目,把资金用到国计民生需要的地方去。
奥巴马当天提名的人选除欧尔萨格外,还有国会众议院拨款委员会首席助理罗伯特·内伯斯。他将出任欧尔萨格的副手。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是白宫所属的独立办事机构,帮助总统控制政府财政计划。
奥巴马说,这二人将“逐行梳理政府预算”,砍掉没有必要的开支。“我们需要刺激经济……但我们也需要保证各项投资都很明智,我们必须保证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浪费资金。”
综合新华社、《解放日报》报道
上一篇 恐怖分子目标直指英美公民
下一篇 布什:仍有信心伯南克: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