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法国重返北约被指“豪赌”

  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17日经过辩论和投票,以329票赞成、23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此间舆论普遍认为,这一结果表明法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在议会赢得了“信任投票”,法国由此将全面回归北约。
               调整“北约政策”
  法国是北约创始国之一,但长期“孤立”于北约核心军事决策体系之外。1966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将军担心美国对北约的控制有损法国军事独立性,宣布退出军事一体化机构,但保留北约政治成员身份。
  萨科齐2007年当选法国总统后,法国的“北约政策”有了重大变化。法国在去年发表的《国防与安全白皮书》中正式提出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设想。萨科齐今年3月11日在法兰西军事学院举行的一个军事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正式宣布法国将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有分析人士指出,法国多年来一直推动欧洲防务建设,希望借助欧盟力量维护法国的外交与安全利益。美国对此颇有疑虑,一些偏好北约“保护伞”的欧盟国家也不甚热心,担心搞欧洲防务建设会影响北约团结。有舆论说,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一来可以消除有关国家的疑虑,二来似乎可借近来美国调整对外政策之机,带动欧洲在北约内部争取更多的决策权,以北约为平台进一步发展欧洲防务建设。
           疑似政治“豪赌”
  有分析人士说,今年是北约成立60周年,法国选择此时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颇具政治“象征意义”,意在使欧洲国家在北约内部争取更多的决策权、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但是,也有法国国际关系专家将此举比作一场“豪赌”,押下的“赌注”是法国的“特殊地位”和“独立”形象,赌的则是法国的未来。
  虽然萨科齐强调全面回归北约不会使法国的军事独立性受到影响,但仍有舆论认为,法国今后被迫卷入美国主导的“军事冒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强,法国随时可能身不由己地卷入与北约有关的军事行动和军事冲突。
                 国内意见不一
  法国政界和社会舆论对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反应不一。支持者认为,近年来法国实际上一直在向北约靠拢,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只是完成这一进程的一个“合理步骤”。批评者则认为,法国此举意味着向在北约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靠拢”,这不仅有损其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还一次性失去了推动欧洲防务建设“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17日的辩论中,法国前总理、社会党人法比尤斯批评说,法国在世界趋于多极化的形势下选择全面回归北约这一“冷战”产物,把法国“降格为北约普通成员”,这势必影响法国外交政策独立性并削弱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议员巴鲁安也在发言中说,法国全面回归北约打破了法国政界左、右阵营“多年共识”,也意味着法国失去在国际舞台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独立议员杜邦—埃尼昂表示,法国由此放弃了作为东、西方之间、南北国家之间“桥梁”的角色,此举“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