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马拉松式艰难谈判,伊朗核问题谈判4月2日终于达成框架协议,为6月底前达成最终全面解决方案打下基础。伊朗、欧洲联盟、伊朗核问题相关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当天在瑞士洛桑达成框架协议。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盖里尼与伊朗外长贾瓦德·扎里夫代表各方2日在洛桑发表共同声明,宣布各方对限制伊朗核设施规模、分布、铀浓缩能力、核材料贮存等事宜作出约定,提出国际社会帮助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方案,同时承诺将终止美国和欧盟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以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制裁决议。
伊朗将把现有的低丰度浓缩铀库存从1万公斤削减至300公斤
按照美国政府发布的协议内容,伊朗同意把铀浓缩离心机数量从1.9万台削减至6104台,而且未来将仅保持5060台运转。
伊朗将把现有的低丰度浓缩铀库存从1万公斤削减至300公斤;15年内不新建任何铀浓缩设施。
位于伊朗圣城库姆附近深山中的福尔多铀浓缩设施至少15年里不再用于铀浓缩,用途将转为核技术研究。
福尔多核设施停止铀浓缩后,纳坦兹核设施将成为伊朗唯一用于铀浓缩的设施。按照协议,纳坦兹核设施将把现有的1000台第二代离心机交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先进离心机的研发将受到限制,确保伊朗至少不能在一年内获取足够的武器级浓缩铀以制造核武器。
伊朗阿拉克重水核反应堆将改造,从而不再提炼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钚,而且伊朗15年内不得新建重水核反应堆。
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对伊朗核设施和核活动进行核查。
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遵守了协议核心内容,欧盟和美国将终止所有针对伊朗核计划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同时,联合国安理会将通过一个新决议,授权在伊核问题最终全面协议中终止安理会先前所有与伊核问题相关的决议,并约定一定期限内相关必要的限制措施。
奥巴马:框架协议实现了美方“核心目标” 以色列坚决反对
各方对框架协议达成看法不一,多数国家对协议持欢迎态度,然而以色列的立场仍然强硬,认定这份协议“不好”。
伊朗外长扎里夫在记者会上说,框架协议意味着向最终解决伊核问题迈出“重大一步”。他重申,伊朗核计划出于和平目的,伊朗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我们将继续铀浓缩”,“继续核研发”。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时说,这是一份“历史性”的“好协议”,将切断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所有途径,把伊朗核计划置于严格限制下,从而实现了美方“核心目标”。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说,国际社会“从未就达成一份阻止伊朗获取核武器的协议距离如此近”。
以色列坚决反对与伊朗妥协。以方官员当天说,达成框架协议是“历史性错误”。奥巴马当天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通电话,试图打消以方疑虑。
但是,内塔尼亚胡并不认同奥巴马的说法,称基于框架协议的最终协议“将威胁以色列的生存”,“不能阻止伊朗获取核武器,只会为此打下基础”。
美国国会一些对伊朗持强硬态度的共和党议员也不买账。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称,伊朗将继续利用核计划“破坏地区稳定”。
奥巴马警告,如果国会阻挠最终协议,美国将承担外交失败的责任,国际社会将失去团结,伊核问题引发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大。克里也表示,要伊朗完全“投降”、全部放弃核计划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伊核谈判取得突破有何影响?
观察人士认为,伊核问题框架性解决方案的达成,使有关各方实现共赢成为可能。
对美国来说,这一解决方案应该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地区棘手难题的“最大成果”之一。对伊朗而言,虽然这一框架性方案并不会立即带来制裁的解除,但会带来放松甚至取消制裁的预期和乐观情绪,有助于缓解伊朗面临的经济压力。对中国来说,虽然这一框架性方案可能最终导致中国企业在伊朗面临更多西方企业的挑战,但中国企业与伊朗方面的合作也可能因为国际社会最终取消对伊朗制裁,变得更加顺畅。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各方达成框架方案,但在后续的最终全面协议文本起草过程中,各方仍可能对框架方案存在不同理解和表述,西方国家对伊制裁体系也较为繁复庞杂,解除制裁需要一个过程,这都为后续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构成隐患。
上一篇 飞行员惨遭烧死约旦复仇吊死女囚
下一篇 俄罗斯姑娘赞中国军人帅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