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局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局下属的天文台及所拥有的航天器观测了半人马座火箭、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当天对月球相继实施的两次撞击并获得撞月数据。
美航天局撞月观测负责人珍妮弗·埃尔德曼表示,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内的多个地面天文台以及在轨航天器获得了撞月数据。美航天局这一项目首席科学家安东尼·科拉普雷特表示,撞月按计划发生,撞月点发生了爆炸,撞月卫星所携带的分光计也获得了大量数据,他们需要数周时间才能确认月球是否有水。不过,当天的撞击并未像美国航天局预计的那样出现闪光现象,探测器也未实时传回图像。
■双击月球
火箭卫星高速撞击月球南极
去年6月,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LCROSS)搭载“半人马座”火箭被一同发射到太空,直到今年10月8日晚,即撞击前大约10小时,火箭与卫星完成分离,并以子弹速度的两倍高速行驶。
美国东部时间9日7时31分(北京时间19时31分),半人马座火箭首先以每小时约9000公里的速度撞击月球南极的凯布斯坑。半人马座火箭是将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的第二级。4分多钟之后,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也“如约”撞击月球。
然而,尽管LCROSS卫星携带5台照相机和4个其他科学仪器,而且美国航天局此前曾在其网站上声称将传回撞击现场的照片,但结果并非如此。NASA工作人员表示,卫星在撞击前数秒钟停止向地球发送照片。
撞月一小时后,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附近的帕洛马天文台天文学家称,他们用口径为200英寸的望远镜观测了两次撞击,但没有观测到火箭撞击产生尘埃的迹象。当天一大早起来欣赏此次撞月的一些天文爱好者对此也感到失望,甚至认为这次撞月有些“虎头蛇尾”。
美国航天局则表示,撞月的确发生了,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科学团队正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初步评估,目前还不好判断月球上是否有水。
科学家此前介绍说,这枚2.2吨重的火箭将在月表撞出一个约20米宽、5米深的大坑,估计将激起约1万米高的尘土;而卫星的撞击强度只有前者的1/3。月球环形山观察感应卫星项目主管安德鲁斯说,两个飞行器撞击月球的时速将超出音速7倍。撞击产生的效果相当于引爆1.5吨TNT炸药,将激起350吨尘土,在原来的环形山内撞出一个新环形山。
■澄清疑虑
撞月影响好比睫毛掉在飞机上
与此同时,NASA的这项任务已经遭到不少批评人士的质疑,一些人发起了“帮助拯救月球”的活动,希望让月球在未来免遭攻击,一个名为“不要轰炸月球”的网站已经建立。对此,NASA的解释是,LCROSS撞击任务不会对月球造成任何破坏。
科拉普雷特表示,按照物理学定律,这种撞击肯定会产生些许振动。他说:“探测器撞击月球产生的影响是乘客睫毛掉到波音747客机地板上所造成影响的一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即便撞击会对月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
不仅如此,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而陨石仍在不断撞击月表,产生了新的陨石坑。最近一个月内,月球已被太空岩石撞击过4次。
■耗资不菲
这次“撞月”花去7900万美元
美国宇航局2006年公布“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并以此为跳板,为人类登陆火星甚至探索更遥远的太空做准备,而本次耗资7900万美元的“撞月”任务也被认为是为实施这一计划迈出的第一步。
月球探测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探测月球或其他星球的终极目的之一,就是我们离开地球也能生存,利用其他星球所能提供的资源。”
就在上个月,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失去联系前传回的数据显示,月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水。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人类20年内在月球建立基地的梦想或许不再遥不可及。
【分析】
月球若有水将激化各国竞争掀起新一轮探月潮
月球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基地,如果在月球建立基地,就能更方便地飞往宇宙中其他星球。另外,月球上有两种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重大贡献。一是月球上可接收到丰富的太阳能;二是月球矿藏丰富,尤其是富含核聚变燃料氦-3。可以说,水是关系到人类在月球实现种种梦想的关键。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各类月球观测不断表明,月球很可能有水,这些发现进一步引发了人类对月球探测的兴趣。美国的这次撞月可能会激起新一轮探月潮。
近年来撞月的探测器
■2006年 欧洲“智能1号” 2006年9月3日,欧洲航天局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成功撞击月球。
■2008年 印度“月船1号” 2008年11月14日,在飞行38.6万公里后,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所携带的重29公斤的月球撞击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
■2009年 中国“嫦娥一号” 2009年3月1日,中国“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成功完成硬着陆。
(据新华社、中国日报等报道)
上一篇 英国夫妻难逃“11年之痒”
下一篇 轰动美国的“气球男孩”事件系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