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女“人弹”引爆莫斯科“黑色星期一”

  3月29日早晨,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和文化公园地铁站,接连发生爆炸事件,目前已造成至少38人死亡,另有几十人受伤。该连环爆炸案被定性为恐怖主义行为,均为女性自杀“人弹”所引发。未发现中国公民在该事件中伤亡。
事件
两地铁站客流高峰先后发生爆炸
  莫斯科时间昨日7时52分(北京时间11时52分),一列地铁列车在行驶至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地铁站时,第二节车厢突然发生爆炸,造成23人死亡。卢比扬卡地铁站位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附近。
  约40分钟后,文化公园地铁站发生了第二起爆炸,该地点距离克里姆林宫不远。这起爆炸也是发生在地铁车厢之中,当时列车正停靠在站台上,至少造成15人死亡。
  莫斯科地铁是莫斯科市民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运送乘客800多万人次。爆炸正值莫斯科民众上班高峰期,爆炸导致莫斯科市中心交通瘫痪。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都是重要的换乘车站,平日客流量极大,尤其是在周一早晨。
  莫斯科市政府官员说,目前大多数受伤人员的伤势“非常严重”。因此,不排除死亡人数攀升的可能。
细节
爆炸由2名“女人弹”引发
  俄罗斯安全总局新闻局长安德烈表示,录像监控显示,制造莫斯科地铁恐怖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为女性自杀式袭击者。
  录像监控显示,两名自杀袭击者均为女性,制造卢比扬卡地铁站自杀袭击者为一年龄较大的妇女,制造文化公园地铁自杀袭击者为年轻女子。她们分工明确,根据录像显示,制造卢比扬卡地铁站自杀炸弹女早晨从莫斯科西南部地铁站上车,然后目的地明确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引爆,因为这里是俄安全总局大楼所在地铁站;而另一名年轻女子在文化站引爆炸弹,因为这里离俄内务部大楼和外交部最近。
爆炸与北高加索地区有关
  安德列强调,恐怖袭击已经定性。制造自杀袭击行动者分别使用了3克和500克左右的炸药,并使用俄南部分离组织惯用的制造炸弹方式,在爆炸物周围粘满铁钉和钢珠,以扩大杀伤力。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29日说,莫斯科地铁站爆炸案与北高加索地区有关。
爆炸中使用黑索金军用炸药
  俄罗斯安全总局局长称,恐怖分子在两起地铁爆炸事件中使用了黑索金(一种军用高能炸药,又名为旋风炸药)。其中在卢比扬卡地铁站的爆炸物使用了相当于近4公斤TNT炸药的这种物品,而在文化公园地铁用了2公斤左右。
恐怖分子可能用手机引爆
  莫斯科市检察官肖明当天说,根据发现的尸体状况初步判断,“爆炸装置可能捆绑在自杀式袭击者腰部位置”。
  经过初步调查,俄方怀疑恐怖分子可能通过手机引爆炸弹。俄警方消息人士透露,两起爆炸所用爆炸装置无外包装。
车臣武装有关联网站认领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一个与车臣分裂分子有关联的网站宣称对莫斯科29日发生的地铁爆炸案负责。
  报道称,在爆炸发生后,俄罗斯官员就怀疑与车臣分裂分子有关。俄罗斯侦查委员会已经针对这起恐怖事件进行了刑事立案。
反应
媒体称警方事前已获知情报
  俄媒体分析称,此次地铁爆炸显然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恐怖事件,同时认为警方事先已接获袭击情报。
  俄资深媒体人理尼克披露:“俄警方应该事先知道莫斯科将有恐怖事件发生,因为过去5-6天莫斯科街头一直有安全人员重装巡逻”。
现场
乘客表情惊恐,绝望抱头
  一些目击者说,爆炸发生后,人们在浓烟中慌乱地四处逃生。国家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地铁站内的乘客们表情惊恐,绝望地抱着头,地上尸体横七竖八,地铁通道内满是烟尘。
  一名在文化公园地铁站发生爆炸时乘坐地铁的乘客说,当时他正在列车中部,突然前方车厢发出巨大的爆炸声,“我感觉到全身颤动。周围的人拼命喊叫,大概两分钟后,烟雾笼罩了一切”。
1000人争唯一电梯逃生
  在第一处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目击者称,爆炸威力并不是很强,但是地铁站内充满烟雾。爆炸发生在上班高峰时间,约1000人争先恐后靠唯一一部电梯离开地下,很多伤员也挤在中间。
女记者换乘地铁连遇两炸
  俄新社女记者亚历山德拉·安东诺娃成为在“卢比扬卡”地铁站爆炸事件的目击者。安东诺娃说:“我被吓坏了。爆炸声震耳欲聋,但是我第一时间没有想到这是恐怖袭击。后来我看到烟雾弥漫,意识到发生爆炸了。”
  安东诺娃乘坐其它地铁抵达地铁站“文化公园”。但她从地铁站出来后,该地铁站也发生了爆炸,所幸她没有受到伤害。
回应
梅德韦杰夫 坚决打击恐怖主义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天在就莫斯科地铁站爆炸案举行的特别会议上说,爆炸案表明恐怖分子的活动相当活跃。国家打击恐怖分子的方针和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将继续下去,反恐行动将继续下去。
普京 要消灭掉爆炸案恐怖分子
  俄罗斯总理普京29日中断了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视察,提前返回莫斯科。他表示,当天制造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案的“恐怖分子”一定会被抓到,并被“消灭掉”。
莫斯科 将宣布30日为哀悼日
  据俄新网消息,莫斯科市长新闻发言人谢尔盖·措伊向记者透露,3月30日将宣布为莫斯科哀悼日,悼念周一在“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地铁站爆炸事件中的死难者。
影响
网民反响强烈担忧对未来产生影响
  3月29日对莫斯科人来说绝对是噩梦一场,此次爆炸事件在俄罗斯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应,网上新闻报道后均有大量跟帖,很多人对爆炸给未来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也有人在俄罗斯的网站上留言,威胁将在地铁中引爆新的炸弹。
目睹爆炸者引发精神疾病求助医生
  一名莫斯科医学界消息人士称,约50名莫斯科市民与游客由于目睹29日清晨发生的地铁爆炸案,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引发神经失常或心脏病发作,而不得不到医院求助。
◎相关新闻
胡锦涛向梅德韦杰夫致慰问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9日就莫斯科地铁遭受恐怖袭击,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致慰问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受伤人员和遇难者亲属表示诚挚慰问,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胡锦涛表示,中方强烈谴责这一恐怖暴力行径,支持俄方为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做的努力。
外交部:爆炸中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经中国驻俄使馆向俄外交部核实,两起爆炸中,暂无中国公民伤亡的报告。外交部和驻俄使馆正密切关注事态进展,进一步核实情况。
◎分析
恐怖袭击向俄腹地推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指出,此次事件由车臣分裂分子策动的可能性非常大。冯玉军表示,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次车臣战争,无论俄罗斯本身还是车臣,都受到损害。尤其是后者,经济和民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比如,在这次袭击中的女人弹,很可能就是著名的“黑寡妇”。她们往往是亲人在车臣战争中丧生,生活不安定,受到武装组织的宣传蛊惑后,走上自杀袭击的道路。
  冯玉军指出,现在,恐怖袭击有向俄罗斯腹地推进的趋势。去年,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列车遭遇爆炸袭击,就是这一趋势的例证。  
恐怖袭击“不会是最后一次”
  冯玉军指出,车臣武装组织已经表示,要将核电站、水电站等作为重要袭击目标。一旦实现,后果不堪设想。冯玉军认为,这次地铁袭击“不会是最后一次”,俄罗斯未来的安全挑战依然巨大。
                                  据新华社、央视等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