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美俄交换间谍的幕后故事

        美国东部时间7月8日晚,几辆警车悄悄驶抵纽约拉加迪亚机场。10名神色疲惫的男女先后从车上下来,他们的面容在外人看来有些熟悉。在过去的10多天里,他们的照片不止一次出现在美国的电视和报纸上。这10人,正是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俄罗斯间谍案的主角们。
        晚上10时,飞机起飞。第二天,10名俄罗斯间谍先被送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然后前往莫斯科。就在这个过程中,4名原本被关在俄罗斯监狱里的美国间谍也搭上了飞往欧洲的航班。冷战结束以来,美俄间规模最大的交换间谍行动,就这样完成了。
10名间谍全体认罪
        7月8日白天,10天前在美国落网的10名俄罗斯间谍,出现在纽约曼哈顿联邦法庭的听证会上。
        这10名卧底美国多年的俄罗斯间谍,此前都有自己的伪装身份——— 其中4对男女是夫妇或情侣,还有一人伪装成旅游公司职员,已经成为名人的美女安娜·查普曼则是一名“房地产商”。
        在听证会上,这个间谍网的10名成员均承认在替俄罗斯“秘密工作”,且“有时候用假身份证”。
        据报道,这些人在美国居住期间,曾收到一封从莫斯科总部发来的指令:“你们被送到美国去执行长期任务。你的教育背景、银行账户、汽车和房子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那就是打入美国政策决策圈,搜集情报,然后把它们送回总部。”不料,这份密电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截获并破译。FBI的官员曾透露,这些间谍还被要求搜集有关美国核武器、美国军备控制谈判立场、伊朗核问题、中央情报局领导层更换等情报。
        这10名间谍6月28日落网后,曾有多名俄罗斯外交官前去探视。有消息称,他们回国后可能会享受“英雄般的待遇”:虽然不再有机会出国,但会得到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授予的高级军衔,能住上政府免费提供的房子,换一份好工作。另有消息称,俄罗斯总理普京可能会亲自接见他们。
        作为认罪协议的一部分,10名间谍同意放弃他们在美国的所有房产和银行资产;离开美国后,未经美国司法部长批准,他们不得再次踏上美国国土。
        几对间谍夫妇在美国期间共育有7名子女。这些孩子的命运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中的几个孩子已于7月8日晚随父母搭乘同一班飞机回到俄罗斯,另几个则是在美俄两国达成交换间谍协议之前就已回国。如果他们选择留在美国,由于父母的财产已被没收,他们将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
性感美女游走纽约
        随着交换间谍行动结束,这场让世人眼花缭乱了10余天的“大戏”,已近尾声。然而,间谍们的传奇故事,不会这么快就被遗忘。尤其是集美貌、性感、财富和智慧于一身的女间谍查普曼,“必将成为某部好莱坞大片的原型”。
        28岁的安娜·查普曼,原名安娜·库斯琴科,出生于乌克兰,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原斯大林格勒市)长大。她毕业于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经济学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后,她离开俄罗斯,游历了多个国家。被抓之前,她在美国经营一家房地产交易网站。
        查普曼自称2008年与英国丈夫一起来到美国,在纽约金融区有一套公寓。但实际上,她2006年就已与英国丈夫离婚,随后独自一人从莫斯科搬到了美国纽约。在纽约期间,这位能说俄、英、德、法4种语言,同时又面容姣好、身材诱人的美女,迅速成了曼哈顿名流社交圈里的红人。她经常参加各种上流社会的派对和秘密会议。据美国媒体披露,查普曼正是通过社交活动,认识了现在的男友、60岁的新泽西州商人麦克尔·拜坦。拜坦很富有,经营房地产、药品、餐馆和服装生意,经常参加各种名人圈的聚会,还认识不少政客。
        有人说,查普曼“智商高达162(注:普通人的智商为90—110),能够应付众多事情,并最终取得胜利”。
        6月27日,一名FBI探员假扮成俄罗斯官员,在纽约的一家餐厅内与查普曼见面,要求她第二天将一本护照交给另一名俄罗斯间谍。
        查普曼似乎察觉到了这项任务有点不对劲。第二天,她通过电话联系上了父亲瓦西里。瓦西里是一名俄罗斯外交官,曾在俄驻肯尼亚大使馆工作。父亲告诉查普曼,她收到的护照是伪造的,应立即报警。然而,查普曼拿着假护照去报警时,却被守候在警察局的FBI探员抓个正着。原来,FBI侦听到了她与父亲的通话。在电话里,父亲建议查普曼在报警后赶紧逃离美国。
英国王室曾是目标
        FBI官员说,查普曼显然是一个很老练的间谍,因为她窃取情报的范围,并不只限于美国。
        查普曼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说,在到达美国之前,她在伦敦生活、工作过5年。那么,查普曼在英国期间都干了什么?据英国媒体报道,她很可能曾竭尽全力渗透到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社交圈,与他们建立了联系。
        有报道称,查普曼曾频繁出现在威廉王子喜爱的伦敦著名夜店“布吉斯”,很快便与这家夜店的总经理贾克·史密斯混成了“好朋友”。据说,史密斯与两位王子的关系非常密切。此外,查普曼还经常光顾两位王子常去的其他几个夜店和餐馆。查普曼被FBI逮捕后,英国情报机构军情五处开始对她在英国的活动,尤其是涉及英国王室的活动进行调查,“不排除她接触过两位王子的可能”。
        查普曼的目标还包括英国军情六处现任处长约翰·索威斯爵士。2007年,查普曼曾在莫斯科郊外名为“睡眠者”的间谍学校接受短暂培训。其间,俄对外情报局的上司给了她一份关于约翰·索威斯爵士的详细档案,要求她利用自己的魅力渗透到此人的圈子中,以便收集机密情报。
前夫披露婚恋往事
        查普曼在英国有过一段婚姻。她在美国落网后,她的前夫、现年30岁的阿列克斯·查普曼,接受了英国情报机构的调查。他一度为此担惊受怕,但很快就发现,“间谍老婆”的故事能让他大赚一笔。于是,他开始不断抖出猛料。
        阿列克斯回忆说,2001年9月,21岁的他在伦敦一家舞厅的狂欢舞会上,邂逅了一位只有19岁的俄罗斯红发美女,从此坠入爱河。与阿列克斯相识仅仅两天后,查普曼便离开英国返回莫斯科,继续她在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的学业。几周后,阿列克斯飞到莫斯科,迫不及待地向查普曼求婚。随后,这对恋人在没有通知各自父母的情况下,去莫斯科一家婚姻登记所注册结了婚。
        2002年3月,阿列克斯和查普曼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随后,阿列克斯辞去了他在英国的工作,到莫斯科投奔新婚妻子。
        后来,阿列克斯和查普曼来到英国伦敦,在近郊租了一间公寓,注册了一个名为“南部联盟”的慈善机构。这个慈善机构由查普曼父亲的一个百万富翁好友提供资金,小两口完全不用为钱的事儿操心。
        其后的两年间,阿列克斯和查普曼一直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查普曼经常乘飞机往返于俄罗斯和英国之间,以完成她在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的学业。
        然而,阿列克斯发现,从2005年开始,查普曼“逐渐贪图金钱和享乐”,一心想要移居美国。而且,她的行踪也开始变得十分神秘,经常参加一些客居伦敦的俄罗斯人的聚会。慢慢地,夫妇俩的关系出现了裂痕。阿列克斯说,查普曼的父亲是“造成这一切的元凶”。“她父亲掌控着她生活中的一切。我感觉,她愿意为了父亲做任何事情。说老实话,当得知她因涉嫌间谍罪而被捕的时候,我并不感觉十分意外……在我俩婚姻行将结束的日子里,她非常神秘,经常单独与她的那些俄罗斯朋友聚会。”
        2006年,查普曼和阿列克斯的婚姻终于彻底破裂了。
两国总统拍板交换
        在美俄交换间谍的行动中,被美国从俄罗斯营救出来的4名特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7月8日,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充当间谍、45岁的原俄罗斯核武器专家伊戈尔·苏佳金,离开了关押他的莫斯科监狱,被一架专机送到维也纳,随后抵达英国。他将暂时在英国居住一段时间,以后会被送到美国。
        苏佳金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曾担任俄罗斯科学院一个研究室的主任。1999年,他被俄警方逮捕,2004年被定罪,判处15年有期徒刑,罪名是“向英国一家公司提供俄罗斯核潜艇和导弹预警系统的军事机密”。俄方调查人员声称,该案中的“英国公司”,其背后的老板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不过,苏佳金一直声称自己向英国公司提供的情报不属国防机密,拒绝认罪。
        和苏佳金一同获释的另外3名间谍分别是:亚历山大·扎波罗斯基、谢尔盖·斯科里波尔和根纳季·瓦西连科。扎波罗斯基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一名前上校,因涉嫌暴露俄情报人员身份,于2003年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斯科里波尔被捕前是俄军事情报部门的一名上校,涉嫌于2006年向西方国家出卖情报,被判处13年监禁。瓦西连科原本是一名克格勃成员,因与美国中央情报局“非法接触”而在2005年被捕。
        这4人离开俄罗斯后,将获得全新的身份,包括新的姓名和出生地;他们还将得到美国政府奖励的高档住宅和一份不错的工作,从而变成“地道的美国人”。
        据美国媒体透露,此次互换间谍的方案,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敲定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白宫官员说:“间谍案发生后,奥巴马总统先后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通了不下5次电话,每次都详细而坦诚地交换了意见。”两位总统之所以作此决定,是因为他们都想修复因间谍案进一步加深的两国间的猜疑和矛盾。
“间谍之王”人间蒸发
        美俄两国互换间谍的行动,让外界暂时忘了美国通缉的第十一位俄罗斯间谍——— 克里斯托弗·梅特索斯。知情人士称,梅特索斯是10名被捕俄罗斯间谍的直接领导,是真正的“间谍之王”。
        6月29日,塞浦路斯警方宣布,他们于当天逮捕了美国通缉的俄罗斯人梅特索斯。然而,第二天,他们又宣布,此人逃跑了。
        早在1996年,梅特索斯就开始了在美国刺探情报的活动。那一年,40岁的他来到美国佛蒙特州,在诺维奇大学留学。他自称是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居民,还留了一个地址和一个电话。但此次间谍案发生后,美联社的记者前往波哥大核实,发现根本没有那个地址;而他留下的电话号码,是一个洗车行的,那里的人都不认识梅特索斯。
        今年6月17日,54岁的梅特索斯拿着一本加拿大护照,以旅游签证的方式,从美国进入塞浦路斯。走出机场后,穿着一身地中海风格休闲服的他,出现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一家普通旅馆。当时,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在旅馆,梅特索斯要了一间每天40欧元的普通间住了下来。其间,一个30来岁的漂亮女人,一直陪在他身边。
        6月29日,梅特索斯退了房间,赶往机场,准备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他不知道,此时,尼科西亚机场的有关官员已收到了美国发出的通缉令。因而,在办理登机手续时,梅特索斯被扣留。梅特索斯被扣留后,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担心自己的间谍身份已经暴露。但实际上,塞浦路斯当局这时并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因为美国人隐瞒了实情,说梅特索斯是因为“涉嫌洗钱和非法为外国工作”而被通缉的。所以,塞浦路斯警方在他交了2.7万欧元的保释金后,让他回到了旅馆。不过,警方发现,梅特索斯所持护照是盗用加拿大一名死者的,因此予以没收。
        回到旅馆后,梅特索斯交了630欧元,说是要再住上一段时间。然后,他到两条街外的一所警察局报到——— 警方要求他每天都要到那里报到。再次回到宾馆后,他在房门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6月30日,梅特索斯没到警察局报到。警方马上赶到那家旅馆,却发现那个房间已是人去屋空。
        梅特索斯如今身在何处?外界一致认为,他已经悄然潜回俄罗斯。也许,对美国情报界了如指掌的他,会培养出一批继承他未竟使命的“高徒”。外界之所以作此猜测,是因为: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间谍战,不仅正在暗中进行,还将长期继续下去。
                                据《环球人物》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