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栽进献金门萨科齐遭调查

        法国检方7日说,已着手调查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是否收受法国女首富、欧莱雅公司继承人利利亚纳·贝当古提供的非法政治献金(编者注:政治献金是指政党组织或候选人个人从本国公民及团体那里接受的政治捐款)。
        针对政治盟友提议提前重组内阁,总理弗朗索瓦·菲永7日回应,不会提前组阁。
启动初步调查
        法国首都巴黎市郊楠泰尔检察官菲利普·库鲁瓦的一名女发言人7日告诉媒体记者,检方已着手调查总统萨科齐涉嫌2007年竞选期间收取贝当古非法政治献金的案件。
        “对会计克莱尔·蒂布所作指控,检方已启动一项初步调查。”这名发言人说。
        蒂布曾为贝当古工作12年。法国Mediapart新闻网6日以这名女会计为消息源报道,贝当古2007年3月向萨科齐竞选捐献15万欧元(约合19万美元)。
        按照蒂布的说法,她把现金分装在没有标记的信封里,交给贝当古私人理财经理帕特里斯·德迈斯特。后者告诉她,他会在一场宴会上“小心”地把钱交给时任萨科齐竞选团队财务主管埃里克·韦尔特。
        韦尔特现任劳工部长兼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财务主管,因涉嫌担任预算部长期间协助贝当古逃税,如今正遭反对党和媒体炮轰。
拒绝提前组阁
        萨科齐卷入贝当古逃税丑闻后,国民议会人民运动联盟领袖让—弗朗索瓦·科佩等重要右翼盟友呼吁萨科齐把定于10月的内阁改组提前。
        对这一提议,总理菲永7日在议会发表讲话,表示不会提前重组内阁,希望人民运动联盟议员不要“受谣言左右”。
        “(内阁)重组不是我们的政治优先事项。我不会允许法国政府……产生动摇。”他说。
        政府发言人吕克·沙泰尔告诉媒体记者,萨科齐7日召集内阁会议,呼吁各位部长“保持冷静”、安心工作。
        劳工部7日在一份声明里说,部长韦尔特否认犯下所控罪行,决定对这些指控提起正式投诉。司法部门将对这份投诉加以调查,然后裁定他是否可提起刑事指控。
炮轰“闯祸”媒体
        法国Mediapart新闻网先前援引窃听录音曝出贝当古“逃税门”,以致牵连政府养老金改革主要负责人韦尔特,乃至把总统萨科齐“拖下水”。
        不少政要随即拿这家网站“说事儿”,认为这件事透着“猫腻”。
        经济、工业与就业部部长级代表克里斯蒂安·埃斯特罗西接受法国新闻电台采访时声称这次事件“让人联想19世纪30年代的某些报纸”,暗指法西斯政治手段。
        负责家庭事务的国务秘书纳迪娜·莫拉诺直斥这家网站使用“法西斯手段”,认为相关报道背后交织着“政治与媒体”因素。
        这家网站创建者埃德威·普勒奈尔回应说,所谓“法西斯”等指控纯属污蔑,他会诉诸法律解决。
        “埃里克·韦尔特的朋友们令他陷入最糟糕的境地,把他当作总统的挡箭牌。”普勒奈尔说。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