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马拉多纳见证哥委两国断交

        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因“庇护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头目”指控发生的争端22日升级: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当天宣布与哥伦比亚断交。
        而前往委内瑞拉访问的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马拉多纳直接见证了这一外交时刻。
查韦斯称哥伦比亚受美指使
        查韦斯当天在总统府接待马拉多纳时说:“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出于尊严,必须完全断绝与邻国哥伦比亚的关系。”
        查韦斯说,哥方指责委内瑞拉收留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头目的指控是“侵犯行为”、受美国指使。他下令委内瑞拉靠近两国边界的地区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马杜罗说,他已要求委内瑞拉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关闭,给哥伦比亚驻委内瑞拉外交使团72小时撤离时间。
        马杜罗说,委内瑞拉政府正考虑采取其他措施,比如暂停两国民用航班。
        查韦斯指责哥伦比亚现任总统乌里韦挑起这次争端,称乌里韦“疯狂”。他多次指责美国煽动乌里韦与委内瑞拉对抗。
        哥伦比亚总统府15日指责委内瑞拉方面庇护哥最大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以及“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头目。查韦斯次日宣布召回驻哥伦比亚大使并威胁断交。
哥伦比亚展示“证据”
        当天早些时候,哥伦比亚外交官在美洲国家组织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展示图片、视频和地图等“证据”,以证明数以百计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人员在委内瑞拉热带丛林“安营扎寨”。
        哥伦比亚常驻美洲国家组织代表奥约斯要求委内瑞拉允许国际调查人员和媒体记者前往这87处“反叛武装藏身地点”核查。
        奥约斯说,这些图片和视频显示,哥伦比亚最大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头目和武装人员在委内瑞拉境内过着“夏令营”般生活。
        委内瑞拉代查德顿在会上回应说,哥方所谓“证据”是“谎言”,“没有证据,没有证明”。
        查韦斯稍后宣布断交。奥约斯称,宣布断交是“历史性错误”。
多方人士积极斡旋
        包括巴西在内,其他拉丁美洲国家试图劝说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和好”。
        巴西总统外交政策顾问说:“巴西正协助并将继续协助双方实现谈判。”
        南美国家联盟秘书长、阿根廷前总统基什内尔说,他与巴西总统卢拉、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同意,“尽一切可能努力化解这场危机”。
        查韦斯说,他已同卢拉和基什内尔通话。
        这两个安第斯山脉国家双边关系陷入高度紧张,但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不可能爆发战争,两国关系待哥伦比亚当选总统桑托斯就任后仍可能回暖。
        查韦斯22日说,他希望桑托斯帮助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希望他会理解,左翼政府和右翼政府能够共同相处”。
        桑托斯定于8月7日就职。他回应说,“我们能作出的最好贡献是不作任何宣示”,因为“乌里韦在8月7日卸任前仍是总统”。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