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英法“核武共同体”令世界惊讶

  欧洲两个最主要的军事大国英国和法国2日做了件令全世界大跌眼镜的事,两国签订军事合作协议,宣布今后将共享航空母舰以及其他军事装备,两国还将共同研发核武器。对于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当天在伦敦的签字和握手,两国媒体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历史性合作”的字眼。官方也辩护称,这只是双边合作,而不是放弃主权。不过唱衰的声音更多,舆论都强调,这是两个曾经辉煌的大国在“过苦日子”期间的实用主义选择,“两国国旗很难长时间插在一起”。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句评论代表了许多人的看法:“霍雷肖·纳尔逊将军(英国著名海军将领,曾在拿破仑时期打败法西联合舰队)这样教导他的官兵:你必须像憎恨恶魔一样憎恨法国人。但现在我们要上一条船了。我对前景表示怀疑。”
借合作“保持大国的体面”
  英国广播公司(BBC)2日报道说,卡梅伦与到访的萨科齐当天在伦敦签署了两项长达50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一项是军事合作协议,另一项是联合核武器试验协议。根据协议,英法将在航空母舰、空中加油机以及军事训练和信息分享上密切合作。从明年起,英法部队将一起接受训练,为建立联合快速反应部队做准备。
  卡梅伦重申,签署这两份协议无论对英国还是对法国,都不会削弱各自的主权,而是要让两个邻国更加安全。萨科齐表示,这次协议的签署“对两国都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他承认“眼下的经济大环境是促成两国合作的部分原因”。电视直播画面显示,当两位领导人交换协议文本时,萨科齐差点没接住卡梅伦递交过来的文件夹。
  英国《金融时报》称,防务合作包含三个核心内容。首先,自2020年起,英法将共用航母,以保证任何时候都有一艘航母在海上执勤。双方将在航母处于改装期时相互配合,因为改装期通常占航母寿命的1/3。也就是说,英国可能需要借助法国航母去保卫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第二个重要决议是双方将建立一支大约5000名军人组成的联合快速应变部队,共同承担快速紧急任务。第三个也是最核心的决议,双方将加强核武器的合作。根据该计划,英国将设立一个中心,负责技术研发;法国设立另一个中心,负责武器试验。
  对此,《泰晤士报》解释说,这并不意味着英法两国军人将完全在一个灶里吃饭,因为根据协议,双方共享的领域还是有限制的。比如,如果英国的航空母舰运来燃油和淡水两项补给,法军即便需要也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全占。此外,两国不会共享核武秘密,因为英法拥有不同的核弹头。“诺曼底新闻网”报道称,两国都强调联合研发核武器不意味着共享核武器,“不会存在两把核钥匙开同一把锁的问题”。
  相比之下,法国媒体更显得无奈。法国《世界报》报道说,法国与英国将在潜艇、无人机与导弹领域联手。这一决定可使英法两国领导人推动国防工业方面的联合,以便共同负担开发的成本,推出可以与美国竞争的欧洲防务产品。《巴黎人报》称,这个协议是“历史性的”,因为从没有两个主权国家会在诸如共享航母乃至共同研发下一代核武器等问题上达成这种程度的全方位合作。两国之所以能达成合作,是因为两国均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两国旨在通过这些合作,让自己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保持一种大国的体面。《费加罗报》认为,欧洲同样渴望享有“大国”地位,但如果没有英法两国的武装力量,这个“大国”的军力几可忽略不计。英法两国试图以这种合作,维系其摇摇欲坠的大国排名。
  两国的合作引起了许多反对人士的批评。英国反对党工党批评说,这在英国军事防务上留下了“严重的疑问”。英国前首相布朗表示,现政府计划将两艘航空母舰的维护安排在法国进行,而不是之前的苏格兰,是损害国民利益的决定。英国议员提姆斯2日在接受伦敦电台采访时说,让英法两国如此紧密地合作将后患无穷。两国军队在训练编排上一向是各有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默契。他说:“试想今后在阿富汗战场,一名英军士兵搭配一名法军士兵并肩作战是多么具有风险的部署。”
“令人心碎的实用主义选择”
  英法两国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激烈讨论。奥地利国家电视台2日以“巴黎和伦敦建立史上最强大军事同盟”为题报道说,相同的希望使两国走在一起,两国都希望保住防务体系中“全球玩家”的地位。《纽约时报》称,协议可能对欧洲的防务产生重要影响。事实上,英法两国此前就进行了这方面的讨论,1998年,布莱尔和希拉克共同发表了《欧洲防务合作宣言》,然而两国间满怀敌意的争论,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截然不同的观点一度阻碍了这种关系进一步发展。
  外界普遍认为,两国现在能够“联姻”,财政危机帮了很大忙。英法两军的作战能力占欧洲的50%,国防预算占欧洲的45%,军事研发能力比例高达79%。但10月19日,英国宣布国防开支将在未来4年内削减8%。根据当天政府公布的战略国防报告,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将各裁军5000人,陆军减员7000人,文职人员减少2.5万人。最让外界关注的是,英国现役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将提前退役。另外,引入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计划也被取消。这意味着英国的航空母舰在2019年前将没有舰载机。工党国防事务发言人墨菲质问道:“没有舰载飞机的航空母舰还有什么用?”
  相比之下,法国早前也因为财政吃紧大举削减军费。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说,萨科齐政府早前已经宣布,在2011年到2013年,法国将削减48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英法两个重要国家接连宣布削减军费开支让北约大感紧张。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频频与两国领导人见面,主要就是游说两国尽量保持住年军费开支的水平。北约规定成员国每年的军费开支应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在2009年,北约28个成员国中只有美国、法国、英国、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军费开支达标。拉斯穆森警告称,如果欧洲不能缩小与美国在国防投入上的差距,这种跨大西洋的“军费鸿沟”将危及北约的行动能力和内部凝聚力。
  英国《每日邮报》2日报道说,对于英法的合作协议,美国表示理解,并希望这种新型关系可以促进法国参与全球军事活动的力度。
  法国《观点报》将这种合作称为“令人心碎的实用主义选择”。报道说,两个昔日的大国为了省钱,不惜牺牲部分主权,在核心利益上进行共享,因为两国都大刀阔斧削减了防务预算。文章认为,这种合作的目的,是希望在国力和财力下降的情况下让两国都能保持可以在全球进行军事行动的大国威慑力,合作“纯粹是为了彼此的生存需要”。
  一名中国军事问题专家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北约国家之间大张旗鼓地公开签署战略武器系统的合作协议还是首次。这表明在当今动荡的世界格局下,日渐衰落的欧洲国家有一种不安全感,有抱团取暖的需求。而且现在欧洲的军事技术已经大大落后于美国等先进国家,他们需要采取自救措施。
媒体翻英法历史旧账
  虽然两国政府把合作搞得很热闹,但舆论对这一“历史性决定”却一片唱衰声。英国萨尔福德大学政治系教授约翰·季杰2日在接受BBC采访时说,这次英法合作与二战时代的结盟意义相比差别很大,这次并不关系国家危亡,而只是因为政府要省钱,没有太多意义。他说,虽然合作期限长达50年,“或许英国这届政府结束时,合作也就宣告结束了”。
  法国《电信报》评论说,希望借合作保持两国“全球性大国”的脸面结果未必理想。两国近年来在一系列重大防务合作项目上多次尝试都失败了,而且各自都缺乏一些关键技术,如英国甚至没有自己研发的核导弹,要用美国导弹装英国核弹头,而法国的航母计划也存在很多问题。两国在许多关键技术上都要仰赖美国,而不能指望对方。更要命的是,法国人热衷于讨论新的联合防务在欧洲防务合作中的意义,而英国人则不愿听到这些。
两国在历史上的恩怨也成为舆论悲观论调的重要依据。《每日邮报》评论称,阿金库尔战役、特拉法加、滑铁卢……对英法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便知道,英法在几个世纪中试图达成“协约”的努力并未真正成功。即便是在这些年两国号称稳固(其实相当谨慎)的友谊中,英法两国也经常南辕北辙:1940年法国与希特勒休战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了法国海军军舰。而1982年的福岛海战,法国拒绝支持英国,而且阿根廷人当时就是用法国的“飞鱼”导弹攻击英国舰艇。而且在长达43年的时间里,法国因秉承“戴高乐主义”,拒绝加盟北约。报道还引用了两句“抗法名将”的话,纳尔逊对他的官兵说,“你必须像憎恨恶魔一样憎恨法国人”。而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则说:我们一直都希望,并且希望永远被法国人憎恨。”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论称,历史上英法两国有数百年的恩怨,两国历来缺乏互信,在经历了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后,两国更是潜藏着一种“苏伊士运河战争后遗症”。报道还称:“在这场闹剧中出场的所有演员都必须说服自己,现在没有其他办法可想。《纽约时报》2日报道说,英国政治分析人士都在强调,英法之间经历过几个世纪的恩怨。而且英国传统上并不希望分享对其军力的控制权,尤其是像法国这样战略目标不一致的国家。法国同样如此,为此法国甚至脱离北约组织很多年。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英法都是高福利国家,全球化进程中凸显出两国在财政上的力不从心,金融危机加剧了财政缺口。为此,两个在历史上曾打得头破血流的国家不得不联合,说明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都在下降,变“小”了。这种合作在战术上容易,在战略上就没那么简单。比如面对类似伊拉克问题,英国跟着美国走,法国坚决反战,那航母到底派不派是个问题。
一些德国网友也提出质疑。在《世界报》网站上,有网友称,英法历史的记忆变淡了,但哪里是敌人?法国人一会儿和德国结盟,一会儿又会是比利时,还是其他欧洲国家?《费加罗报》评论说,法国和英国只有实在缺钱时才会在防务领域里真正进行合作。作为欧洲仅有的两个军事大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常常对立和冲突,现在却需要联手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维持他们的地位。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