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美航天飞机“发现”号告老还乡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成功返回地球,完成“绝唱”之旅。
服役27年的航天“功臣”由此退役,即将“落户”博物馆。
依依不舍的告别之旅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7日离开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9日11时57分(北京时间10日零时57分)成功着陆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跑道。
着陆前大约1小时,宇航员发出指令,“发现”号脱离轨道,滑行穿越大气层,“冲向”地表。
“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旅程结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
“最后一次:停止轮转,”“发现”号指令长史蒂文·林赛在航天飞机停止滑行前发出指令。林赛是“发现”号完成“绝唱”之旅后最后一个出舱的宇航员。
宇航员称,他们返航时心情复杂,因为从此以后,没有人能够再次搭乘“发现”号遨游太空。
“战绩”辉煌光耀太空
“发现”号的一生,可以用许多数字来讲述。
服役27年,执行39次太空飞行任务,13次往返国际空间站,绕地球轨道5830圈,累计飞行2.38亿公里,总计搭载180人次前往国际空间站……
“发现”号的一生,也拥有许多“最”和“第一”。
“发现”号在航天飞机编队中执行飞行任务次数最多;
“发现”号前往国际空间站次数最多;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发生爆炸,美国航天局暂停航天飞机发射任务。两年后,“发现”号升空,标志着航天飞机发射任务的重启;
1995年,“发现”号成为第一个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航天器;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时解体,航天飞机项目再次陷入停顿。两年后,“发现”号再次承担“救火”任务,重返蓝天;
2011年,“发现”号搭载首位类人机器人进入太空;
……
归隐,成为一件历史展品
在评价“发现”号的一生时,航天局官员频繁使用“毫无瑕疵”一词。
对于这样一位“毫无瑕疵”的“老者”而言,9日落地滑行最终停止的那一刹那,仅仅代表“退休”,而不代表告别公众。
由此,自1984年首次升空以来,“发现”号在太空中总计呆满整整365个地球日,也就是一年时光。
在卸除3个主要发动机、排空危险燃料后,“发现”号将开始另一段旅程与生活。
下一段生活,将由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主宰,成为一件历史的展品。
三大航天飞机排队“最后一飞”
“发现”号:2月24日  “奋进”号:4月份  “阿特兰蒂斯”号:6月28日
美国航天局20日宣布,航天飞机在集体退役前将增加一次飞行任务,这“最后一飞”将由“阿特兰蒂斯”号于今年6月28日执行。美航天局介绍说,在这次飞行中,“阿特兰蒂斯”号将携带名为“拉斐尔”的多功能后勤舱,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给养和备件。此行将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35次飞行任务。
◎归宿
退役后走进博物馆
美国现役3架航天飞机分别为“发现”号、“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此前,美航天局计划在“发现”号和“奋进”号各飞完最后一次后,让航天飞机全部退役。
但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2010美国航天局授权法案》要求增加一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新增的这次飞行任务所需资金目前还需要美国国会授权批准。
“发现”号的最后一次飞行最初定于2010年11月1日,但一系列故障导致其发射被推迟至今年2月24日;“奋进”号的发射安排在4月份,它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阿尔法磁谱仪2。
这一设备主要用于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相关项目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负责,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球6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
美国迄今共建造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5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但“挑战者”号及“哥伦比亚”号分别于1986年及2003年发生爆炸事故解体。据悉,其余几架航天飞机退役后的归宿将是博物馆。
◎应对
今后“打的”去太空
2010年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递交2011财年预算案,涉及太空项目预算中,有数十亿美元用于鼓励私人企业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制造、发射、运营太空飞行器,换句话说,美国航天局今后不再为宇航员打造往返地球与太空的航天器,改而使用租赁方式。
美联社说,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作业,是美国航天局过去49年来的工作主线,但这一方式如今已经显老,因为除了政府,没有任何人能够一口吞下这一庞大项目。奥巴马推行的新太空思路或许可以让航天局腾出手来做其他事。
据报道,美国现役航天飞机群退役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宇航员或许只能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直至美国一些私人企业的航天器足够成熟。
美联社认为,受政府扶植推动,新思路或许可催生出一大批致力于发展载人航天器的私营航天企业。美国政府或许可有所选择地在这些“出租公司中选车出行太空”。但政府资金仅限“扶植”,太空项目不会“外包”。
美国政府内部有人担心,政府从此将不再拥有对太空的最前沿认知,这一点也许“最危险”。
◎逐鹿
争造私营太空“的士”
在2011财年预算中,59亿美元将用于刺激私人航天企业发展太空航天器。这在美国商业太空飞行协会执行主任约翰·格德马克看来,“多赢局面”即将到来。
按照奥巴马的计划,今后5年耗资60亿美元打造一批私营太空“的士”,接替退役的航天飞机。1999年创立的美国私人航天企业比格洛航天公司顾问迈克·戈尔德则认为,美国早在数十年前就应该放手让私企经营航天交通工具。
但美国宇宙探索技术公司似乎走在了最前面,2010年12月8日,该公司发射“猎鹰9”号火箭,搭载“龙”太空舱升空。太空舱进入预定轨道3个多小时后返回地面。这是私营企业首次实现太空舱的发射与返航。 “龙”太空舱最多能载7人,但当天没有载人或物。
“龙”太空舱下一次试飞将为期5天。届时它将靠近国际空间站,到达距离空间站大约10公里的位置。按宇宙探索技术公司计划,“龙”太空舱还将在2011年完成载物和载人试飞。宇宙探索技术公司保守估计说,上述飞行全部成功的可能性为70%。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