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法国争论卡恩能否重回政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卡恩当地时间4日凌晨“凯旋式”返回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时报》称,卡恩回国受到的关注“堪比教皇驾到”,“但这位曾 被认为将问鼎总统宝座的政要已荣光不再”。卡恩返法后没有发表任何声明,萨科齐总统夫人布吕尼率先对卡恩发起抨击,政界人士则谨慎表态。卡恩的大批政治盟 友中,有人呼吁“面临经济危机的法国需要卡恩的才能和智慧”,但不少法国人不赞同给予卡恩“重要的政治地位”。5日,卡恩的助手称,卡恩将在半月内对在美 国的“性侵案”表态。
据法新社报道,为躲避记者,卡恩与夫人乘坐的法航航班比外界传的时间早一个半小时降落,但从巴黎戴高乐机场到卡恩位于巴黎市中心孚日广场的住宅,各路记者早已守候堵截,电视媒体的记者甚至骑摩托车“全程直播”卡恩夫妇到其住所。
法国《费加罗报》5日称,自卡恩被捕到现在已有4个月了,“他必须就此正式对媒体做出解释”。法国BFM新闻电视台称,卡恩如今面临两难境地:据说他在 纽约的律师要他面对媒体发表公开讲话时要十分谨慎,因为即使刑事起诉被取消,他还面临涉及高额金钱的纽约民事诉讼,在法国他还面临官司风险:一位记者、小 说家巴农已经指控他“试图强奸”,据称这两天他就会收到警方的传讯。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更是就卡恩返法抨击称,“我不明白整个事件怎么结束了。我厌恶事件 后(卡恩)的大男子主义反应。当女性受到轻视和伤害,我选择和受害女性站在一起”。
“卡恩已返法,但法国人仍旧很震惊和困惑:一个将部 署竞选战略、极有可能成为总统的IMF总裁怎么会如此鲁莽,居然和一个酒店服务生发生性关系,不管是不是自愿”,《纽约时报》5日如此说。报道称,卡恩的 回国让左翼社会党左右为难,该党总书记、已宣布参加总统竞选的奥布里也刻意与其保持距离,称“我的想法和大多数妇女对卡恩对待女性的态度一样”。
法国《回声报》5日的文章称,尽管卡恩不是“英雄版凯旋”,但从法国大众的反应看,人们对卡恩显然给予更多宽容,毕竟他的问题只是“生活小节”。法国 《世界报》称,原本支持卡恩的政界人士出现分歧。社会党有人称“面临经济危机的法国需要卡恩的才能和智慧”,“毫不怀疑”卡恩最终会参加总统选举。法国电 视台5日也称,尽管官司丑闻不可能不对卡恩的政治前途造成影响,但他“已做好了直面一切的准备”。
与此同时,法国认为卡恩“至少应安静 度过这个秋天”的人也不在少数。社会党多名议员称,“卡恩不是下届总统候选人的人选,几个月内他不应参与政治生活”。法国BFM电视台指出,就法国社会对 卡恩回归的关注热度来看,“卡恩的政治影响力不可低估,他能否复出,一切都由自己决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