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北约利比亚之战意在中国?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网站9月25日文章,原题:北约利比亚战争针对中国——非洲司令部及中国国家能源安全威胁 以华盛顿为首的北约对利比亚连续数月轰炸,但这与美国所宣称的“保护无辜平民”毫无关系。实际上,这是北约和五角大楼发起的战略大进攻的一环,旨在彻底控制中国的经济命门——对进口油气的战略依赖。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且这个差距在迅速缩小。
仔细看看非洲地图,再想想五角大楼新组建的非洲司令部,不难发现其中暗藏一个精心策划的战略,目的就是控制中国最具战略重要性的石油和原材料来源地之一。北约的利比亚行动自始至终是为了石油。但绝不是因为美国担忧外国供应而试图控制利比亚的优质原油,而是为了控制非洲和中东的石油长期畅通无阻地流向中国。换言之,一切都是为了制约中国。
从地理上讲,利比亚北面背靠地中海,与意大利隔海相望。西邻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南接乍得,东面则与苏丹和埃及交界。非洲司令部的计划是控制非洲及其资源并掌控谁能得到那些资源。从这个长远战略视角看,利比亚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什么北约和五角大楼对一个和平的主权国家发动如此疯狂和破坏性的攻击?首要原因之一是全面包围中国在北非的石油和关键原材料供应地。近几年来,华盛顿一步步制造舆论,让人觉得中国因其巨大经济扩张,正成为世界和平的头号威胁。华盛顿将中国描绘为新“敌人”。再过几年,中国或将成为西方媒体中的新“希特勒德国”。
中国现在变得很强大,独立性也大大增强,华盛顿和华尔街许多人感到太大的压力。而控制住石油进口就等于捏住了中国的阿克琉斯之踵。
华盛顿向来对中国能源和原材料公司进入非洲很警惕。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中国发起大规模的非洲经济外交。对北京来说,头等大事是确保未来能从非洲获得石油资源以支撑其强劲的工业化。
美国主导的利比亚政权更迭以及“阿拉伯之春”幕后的整个大中东计划,目的就是确保对世界最大产油区的绝对控制,以便左右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未来政策。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开审惊天未遂恐怖袭击案:劫机规模大过“9·11” 随着英国恐怖分子阴谋炸飞机的案件在伦敦开审,2006年那场惊天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在当地时间4月3日的首次庭审中,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称,8名“冷血的英国狂热分子”,曾试图招募18名自杀性袭击者,阴谋炸毁从伦敦飞往美国和加拿大的7架客机,[全文]
    2008-06-10 22:4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的[全文]
    2008-06-10 22:44
  • 英国检察官彼得·赖特当地时间4月4日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中6名被告意欲在“牺牲”后公开的录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冷酷无情和对西方世界的憎恶。赖特同时透露,其中一些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甚至想要动员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参加自杀性袭击。 可怕威胁:要让英美街头血肉横飞赖特检察官当天在法庭上播放的6[全文]
    2008-06-10 23:00
  • 正值伊拉克战争5周年之际,美国国防部解密备忘录首次认定:“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系。”这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官方首次明确承认萨达姆与“基地”无关,这也将等同于美国官方自我推翻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美国广播公司认为,其实此前的无数证据早已得出了相同[全文]
    2008-06-12 21:17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