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河南特大男童失踪案告破始末

    案发9名男童神秘失踪
    2007年11月25日早上6点,河南省淅川县城关镇西湾村三组的一间出租屋内,42岁的李焕英起身去附近的丝毯厂织毯子,留下4岁的小儿子陈淅阳独自熟睡。
    8点多,她回家做早饭吃,把陈淅阳带到丝毯厂二楼。她继续工作,让儿子自己玩。11点左右,陈淅阳对她说:“妈妈,我要下楼。”
李焕英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儿子手里拿着一个红色衣服、银白头盔的奥特曼。
    十几分钟后,儿子还没有上来。李焕英急了,她在丝毯厂前前后后找了一个小时,还是不见儿子的踪影。她顾不上吃午饭,把同事亲戚邻居都叫来找孩子。下午3点,李焕英给在75公里外的荆关镇建筑工地上干活的丈夫陈建国打电话,正在脚手架上的陈建国从一人多高的地方跳下来,和大儿子坐最后一班车赶回淅川。
    下午5点,李焕英到浙川电视台花了200元打寻人启事字幕。6点半,陈建国到家后,马上打110报警。
    此前,从2007年4月15目开始,浙川县已经有毕晓欣、杨帅、贾少攀、贾阳鑫、刘晓东5名男童陆续在家附近神秘丢失。附近西峡县也有个6岁男孩李征失踪。
    陈淅阳失踪后,12月8日,浙川县上集镇娃鱼河村付营组的吕向阳、吕向雷兄弟俩在金河镇外婆家玩耍时失踪。
    谣言“挖眼割肾”四处流传
    孩子失踪后,“挖眼割肾”的谣言开始在这个曾经号称“河南小西藏”的偏远县城散布开来。有人说在驻马山上看到两个小孩,一个眼睛被挖了,一个肾被换了。在巨大的恐惧笼罩下,刘晓东的父亲刘国军马上找了六七个人去把驻马山搜了一遍,没有看到谣言所述场景,才放下心来。但过了不久,就有丢孩子的家长到他家来打听,“听说你们家孩子回来了,腰里缠着纱布,纱布里裹着四千块钱。”他否认了这些谣言。
    李焕英、陈建国夫妇也被这种谣言吓坏了。在去驻马山的路上,遇到曾经去山上找过孩子的人,被告之没有这回事,才放心回家。
    丢失了4岁的吕向阳、2岁的吕向雷两个孙子的万条梅说起当初的谣言,马上泣不成声。“我刚听到孩子被挖眼挖肾,马上就走不动路了。死了,尸首也要抱回来。”她说,搜山之后,没有发现孩子,想着孩子还小,器官发育不完全,摘除了也没用,这才不理会谣言。
    巨大的恐慌继续蔓延。一位当地居民说,某天晚上饭桌上,有个朋友听说自己的孩子似乎不见了,马上脸色煞白,立刻离席回家找孩子。
    转机总理批示后8天9夜破案
    丢失孩子的家长向警方报案,警方答复不知孩子是自己走失还是被拐骗,不能立案。
    在贴寻人启事、证伪谣言的过程中,丢失孩子的家长们逐渐互相认识。他们开始给当地媒体打电话。2007年12月20目,《南阳淅川5个月失踪7男童》一文见报。随后,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到淅川县调查写了内参。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此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河南省主要领导过问此事。同日,河南省委各级领导分别批示,要求扩大侦破视野,不惜一切力量,限期破案。
    各级领导的批示成了失踪案出现转机的重大分水岭。
    12月28日,专案指挥部邀请河南省3名资深刑侦专家加入侦破行动。专家分析认为,男童失踪案是一个拐骗、拐卖犯罪团伙所为。当天,指挥部从南阳市公安局特警、治安、交警等部门和邓州等五个县市紧急抽调民警参与专案侦查工作。
    同时,《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失踪儿童的紧急通知》、5万份《悬赏公告》、《致全县所有司乘人员的—封信》和《致淅川籍在外务工人员的一封公开信》开始广泛分发张贴。中小学的师生也被组织起来,对陈淅阳失踪时临近企业偶然录下来一段监控录像反复观看、座谈和辨认。
   2007年的最后一天,新乡市公安机关解救出—名被拐儿童。最终确认这就是7月26日失踪的贾阳鑫。顺线查证,2008年1月2日下午4点,此案涉嫌的犯罪嫌疑人叶增喜、其六弟叶晓林、其儿子叶欣帆、儿媳和侄子叶小鑫(化名)等10人被抓获归案,9名被拐卖儿童全部解救。其中8名男童被以每人2万元的价格卖至河南省新乡县和山东省东明县,1名儿童还未卖出。
骗术一根雪糕拐走俩孩子
    2008年1月2日,失踪孩子的家长陆续接到通知,说犯罪嫌疑人已抓获,明天可以领孩子。家长们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一会儿就看看表,觉得一分钟像一年一样漫长。
    在热烈的欢迎气氛中,接到孩子的家长喜极而泣。由于受惊过度,多数孩子都只是呆呆的,不敢说话。
    贾少攀是惟一能完整说出当时经过的孩子。他回忆,那天他和弟弟玩耍,这时,走来一名10余岁的小男孩。男孩和他们玩了一会儿便问他们想不想吃冰糕。贾少攀连连点头。小男孩带着他们,在一个小店买了两根冰糕。吃冰糕时,小男孩又说:“和我一起去玩吧,那里的冰糕多得是。”兄弟俩没多想,便跟着他走了。走到一辆红色面包车前,下来两名中年男子,将兄弟俩抱上了车。兄弟俩都以为是去玩的,也没怎么吵闹。等他们被送到新乡后,才知道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声称惟一的原因就是缺钱
    3月11日上午,几名被告人均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此案的另一名涉案人叶小鑫未在本次庭审中出现。他是叶家老三的儿子,也即本案两名主犯叶增喜和叶晓林的侄子。
    叶增喜、叶晓林年迈的父母在法庭旁听席上看着自己的儿孙受审,老母亲一度几乎哭倒在旁听席上。
    在庭审现场,公诉方首次将案情详细披露。这是一起典型的家族作案,叶家老六叶晓林和老大叶增喜分处犯罪的两头,一个负责诱拐儿童,另一个则负责“销赃”。在这个链条里,还有叶增喜的儿子、儿媳以及叶家老三的儿子。他们分别担任了中转、接送儿童,传递信息,出面诱拐等角色。
叶晓林说:“我本身不是穷凶极恶的人,我只是缺钱,急眼了。”
    可悲10岁孩子充当犯罪工具
    如果不是东窗事发,叶晓林很有可能成为律师。他曾参加过司法考试,成绩还不错。但他诱拐儿童的手段并不算高明,屡屡得手的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帮手”——叶小鑫。
    第一次替叶晓林下手时,叶小鑫只有10岁。失踪的9个孩子都是他出面领走的。第一次是2007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他在淅川县老城镇的街上转,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自己在玩,就把他领到电话亭给六爹叶晓林打了个电话。不到一个小时,叶晓林就坐着一辆面包车赶到。叶晓林拉着两个孩子连夜赶往新乡,并住了两夜。叶晓林带着叶小鑫返回淅川,留下的那个孩子叫毕晓欣。
    后面的每一起诱拐,都和第一次大同小异。—颗用线缠在手指上用来甩去的悠悠球是他的重要道具。
    除了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外,叶小鑫的行动,还可以为自己换来些许微薄的报酬。最多的一次,叶小鑫拿到了六爹给的90元,还有两次50元左右。
    供述还剩一个孩子没被卖出
    9个孩子,叶增喜成功卖出去8个。还有一个孩子叫李征,西峡县丁河乡人,被诱拐的时候未满6岁。叶增喜被抓获时,刚刚把李征交给老六叶晓林,以孩子岁数太大、长得也不漂亮为由,要求“退货”。叶晓林没想到,和他联手倒卖孩子的大哥竟是在骗他。
    叶增喜供述,李征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不但能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还时不时要回家找爸爸妈妈,要上学等。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其他孩子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就能忘掉父母。
    让叶增喜最紧张的是,李征似乎认准他了,总是紧紧跟在他身边,寸步不离。当他在新乡街看到悬赏通告,他才下定决欣,把李征这个烫手山芋还给老刘叶晓林,让他想办法去处理掉。
    2008年1月1日,他将李征从新乡送到郑州。李征这个聪明的孩子,也成了九名被拐儿童中,惟一没有被卖掉的孩子。
    综合《北京青年报》
   《东方今报》、《河南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两大特点 黑帮女老大统一管手下 龚南敏,绰号“大姐”、“大家姐”,女,33岁,汉族,重庆市人,小学文化程度。龚南敏身为一名女性,赫然成为该黑帮主要首领,这也是该黑帮和国内以往黑帮的主要不同点。 据悉,为了更好地控制组织,邓伟波和龚南敏对一干手下进行“企业式”管[全文]
    2008-06-11 07:46
  • 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一年来,死刑案件审判质量如何?有的贪官受贿数额很大,为何没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如何看待法院“窝案”?个别地方法院推行的“赔钱减刑”举措是否于法有据……针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的“敏感”话题,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 话题:死刑核准近年来个别[全文]
    2008-06-11 07:54
  • 本刊讯 近日,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在蠡县、高阳两地,对以李更新为首的15名黑社会性质团伙成员进行了公开宣判 “黑老大”李更新一审领刑20年。 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06年4月间,为达到称霸一方、聚敛钱财的目的,李更新以自己开设的永盛托运站为依托,纠集了刘兰会、刘小虎[全文]
    2008-06-11 07:57
  • “中国要想废除死刑,首先应该设法将高达95%的反对民意降下来,在这方面,政治家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员刘仁文认为废除死刑应当成为政治家的一种信仰,政治家应引导民意赞成废除死刑。(4月3日《青年周末》 死刑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防范犯罪行为发生这不假。世界已有104个国家废除[全文]
    2008-06-11 07:5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