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手机炸死人”元凶原来是“枪”

        1月30日,广州联想电脑专卖店里一个店员在爆炸中死亡。目击者推测,可能是他上衣口袋中的手机电池爆炸,割断颈部动脉致其死亡。但在随后而来的新闻传播中,这个推测变成确凿的事实,形成一个传播甚广的流言。议论声中,公众盼望着权威部门能尽早公布具体案情及调查情况,而掌握着第一手资料的警方却对案情讳莫如深,每每以“正在调查中”搪塞。在这种迟迟不语的态度下,传言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那么,事件的真相到底什么时候能披露?
   
                 事件过程
  1月31日  未使用手机VS正维修手机

        事实上,事件第一次被披露时,公众所获得的信息就不是一致的。综合《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各家媒体报道,有两种说法,一是新手机电池,目击者说 “这个店员最近换了一块新的手机电池,可能是刚给手机电池充好了电,然后把手机放在胸前的口袋里,谁知新手机电池突然发生了爆炸,这个店员颈部的动脉被炸断,当时他流了很多血”。二是正在维修手机,手机电池突然爆炸,“一名店员疑在维修手机时,手机电池发生爆炸,被击中颈部大动脉,当场身亡”。

   2月1日  报道焦点集中在被炸手机上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手机用户,“手机炸死人”到底是什么手机,电池型号是什么?什么状况下会爆炸?所有的手机用户都很关心。
        但这一天还是信息寥寥。据知情人士透露,事发前手机曾放置在死者胸前衣袋内,且为品牌手机,并不在充电状态,但凶源“电池”是否原装尚不清楚。
        而据《南方日报》报道,越秀区警方向记者证实,死者确因手机爆炸而死,警察正对手机及电池型号、爆炸的确切原因作进一步调查。这是警方第一次明确表态,但事后看来,这个“证实”未能得到证实。

    2月2日  山寨电池又成为怀疑对象

        大量手机电池质量调查报道浮出,山寨手机电池成众矢之的。在广州除了掀起对“山寨手机”的声讨之外,更有市民要求政府部门加强电池市场的监管,禁止不安全的电池流通到坊间。
        引起全国的媒体关注后,各类手机爆炸事件纷纷被挖出。全国人民都迫切想知道死者所持手机、手机电池的品牌和型号。
        广州手机爆炸案也吓坏了北京消费者。据《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同一品牌的手机电池,价格差距竟然达到5倍,但对于“便宜得邪乎”的电池,消费者并不买账。调查显示,山寨电池几乎有货无市。

    2月3日  峰回路转:其实与手机无关

        死者疑被自制火药炸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导致专卖店男店员死亡的元凶并非手机电池,而是该男店员随身携带的自制火药发生爆炸,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同时被炸成碎片,因此被许多目击者误认为是手机电池爆炸夺命。
        但该男店员为何随身携带自制火药,火药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爆炸?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具体原因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2月4日  升级为子弹射穿颈动脉

        而到2月4日,又有消息传出,店员是因为子弹射穿颈部动脉而死。
        据《广州日报》报道,店员并非手机爆炸致死,而是自制的不锈钢击发装置落地走火,子弹射穿颈部动脉而死。现场一黑色包内被发现有9发51式子弹。死者携带击发装置的目的及其身份成为了新的谜团。至此,店员死亡原因被外界纷纷猜测,猜测升级路线为:“手机——山寨电池——火药——子弹”。
        就此,记者连线广州市越秀区警方,对方称此案较为复杂,正在调查中,目前不便透露相关情况。

                     最终疑问
                   他是谁 为何带“枪”
   
        截至4日,广州东华南路电脑专卖店爆炸案已经发生整整6天。6天里,伴随这起事件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疑问。4日有权威消息确认,导致店内男子死亡的是自制击发装置走火,并非手机。伴随着这一消息,新的疑问又产生了:这名男子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携带这种装置?在警方公布相关案情前,一切都显得疑雾重重。

                  身亡男子身份难明

        4日下午,记者来到东华南路19号。该电脑专卖店大门紧闭,一块巨大的塑料布,遮挡着玻璃大门。透过塑料布边上的缝隙,可以看到店内物品散落一地,仍然保留着警方搜查后的状况。附近商铺员工均表示对该店情况不太了解,对死者也没有印象。
        据可靠消息表明,身亡的男子名叫黄和平,今年45岁,是专卖店内的员工。那么,他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家专卖店工作的呢?具体是什么身份?昨日,记者多方努力尝试联系该专卖店的负责人,但都未果。
       只有附近一家空调店的老板向记者透露,该店于2007年下半年开办,老板是一名二三十岁的青年男子。店内的员工都很年轻,“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并未留意到有这样一名40多岁的员工。

                 难以采访死者家人

        据悉,事件发生后,黄和平的家属就来到了广州,并多次接受警方调查。连日来,各家媒体记者都曾试图联系他们,以便了解黄和平的具体身份及事件相关情况,但均未果。
        在此过程中,广州一媒体报道称记者曾于2月3日在白云街派出所门前巧遇黄和平家属。但对于记者的采访,黄和平家属表现得非常抗拒。谈论到爆炸原因,则显得情绪激动,“警察调查这么久都没有定论,我们怎么知道!”
               携带枪械原因成谜
        根据可靠消息,死者装在袋子里的不锈钢击发装置不慎落地,该装置发射出的子弹,击穿黄和平颈部动脉,令其当场倒地身亡。警方在现场还发现了9发51式子弹。“他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到店里去?”“有可能是他买来防身的,也有可能是用于买卖。”有人士猜测说。
        但法律界人士则指出,不管原因为何,黄和平已经涉嫌私藏枪械,所以该案已经构成刑事案件。

                   再访现场
      天花板上的不锈钢片疑被子弹射穿

        “手机炸死人”事件,4日新的说法是,自制的不锈钢击发装置落地走火,子弹射穿店员颈部动脉导致其死亡。警方没有否定这一说法。
        死者黄和平,男,45岁,广东揭西人,1月初才在事发的电脑店工作。由于春节放假,1月30日(年初五)才重新回到店内上班。当晚7时30分许,两名店员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一名店员先行到门口的公交车站等车,就在此时,店内传来 “砰”的一声响,该店员跑回店内时,黄和平已经倒在血泊中。
        记者4日再次来到东华南路19号的电脑店。记者仔细观察发现,男店员倒地位置上方天花板上的不锈钢片离奇断裂,断裂处还有一道凹痕,而周围的吊顶泡沫却没有任何裂开痕迹。
        为此,记者咨询了某物业公司工程师王先生。据王先生说,泡沫吊顶天花板一般是用坚固的不锈钢骨架连接每一块泡沫,由于泡沫是易碎品,当受到外力冲击时,通常是泡沫首先断裂以保护不锈钢骨架,“骨架是天花板的中枢,不容易断裂”。王先生看了记者拍摄的图片后,肯定地对记者说:“周围的泡沫一点断裂痕迹都没有,而不锈钢骨架却断裂了,应该是在一股集中于一个点的强大外力冲击下产生的,不排除是子弹的威力。 ”

                 新闻链接
              近年部分手机伤人案例

        ■2007年6月19日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双城镇一电焊工作业时,置于胸口衣兜里的手机电池突然爆炸,导致其肋骨断裂并刺破心脏而死亡。
        ■2007年6月27日  广州白云区打工仔蔡某在被窝里玩手机时,电池爆炸将其乳头炸飞。同日,越秀区白领郑小姐手机爆炸,鼻梁被电池碎片割伤,一道2厘米长的伤口缝了6针。 
        ■2008年6月17日  宁德市民林先生放在裤子口袋里的手机突然爆炸后燃烧,裤子烧损,左大腿内侧被烧伤。

                   网络声音
            真相未公布难平公众恐慌

        事故发生至今已经数天,警方仍迟迟不肯公布案件调查进展,不仅会让所有手机用户提心吊胆,也会给流言以传播的机会。任何调查都必须经得起求证,否则就会使人疑惑;而任何有助于证实真相的细节都应该公之于众,交给公众检验,否则只会加速事件向波谲云诡发展。
        回想起去年的女模特谭静坠楼死亡案件,之所以招致满城风雨,影响甚大,都与事件真相不透明有关,如果警方在案件的调查及其发布机制程序上做到足够的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公众与媒体又怎会穷追不舍?
        三缄其口并不是处理公共事故的好办法。正因为有太多真相没有大白于天下,于是公众呼吁,公众追问。释疑才能解惑,解惑才能灭火。希望有关部门早日公布事故真相,以安抚躁动的民心。
综合《南方都市报》、《新快报》、《新闻晚报》、《都市快报》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两大特点 黑帮女老大统一管手下 龚南敏,绰号“大姐”、“大家姐”,女,33岁,汉族,重庆市人,小学文化程度。龚南敏身为一名女性,赫然成为该黑帮主要首领,这也是该黑帮和国内以往黑帮的主要不同点。 据悉,为了更好地控制组织,邓伟波和龚南敏对一干手下进行“企业式”管[全文]
    2008-06-11 07:46
  • 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一年来,死刑案件审判质量如何?有的贪官受贿数额很大,为何没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如何看待法院“窝案”?个别地方法院推行的“赔钱减刑”举措是否于法有据……针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的“敏感”话题,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 话题:死刑核准近年来个别[全文]
    2008-06-11 07:54
  • 本刊讯 近日,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在蠡县、高阳两地,对以李更新为首的15名黑社会性质团伙成员进行了公开宣判 “黑老大”李更新一审领刑20年。 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06年4月间,为达到称霸一方、聚敛钱财的目的,李更新以自己开设的永盛托运站为依托,纠集了刘兰会、刘小虎[全文]
    2008-06-11 07:57
  • “中国要想废除死刑,首先应该设法将高达95%的反对民意降下来,在这方面,政治家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员刘仁文认为废除死刑应当成为政治家的一种信仰,政治家应引导民意赞成废除死刑。(4月3日《青年周末》 死刑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防范犯罪行为发生这不假。世界已有104个国家废除[全文]
    2008-06-11 07:5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