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儿子失踪一年找回,17年后又收到认父信

       1节后开学   手握学费一去不归
        1985年2月27日,刚过完春节不久,是学校开学的日子。那天一早,陈金文将15元学费交到儿子陈小刚的手中,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小刚拿着钱离开了家门。
        陈金文怎么也不会想到,儿子这一走竟然再也没有回来。
        中午了,小刚没回来吃饭,陈金文以为他可能在同学家吃了,也就没在意。睡完午觉,家里还是没有小刚的人影儿,陈金文有点害怕了,他二话不说赶到儿子的班上,却听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小刚今天没来上学。
        小刚没去上学又会去哪?四处寻找,铁路、车站、码头!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孩子。
        从那以后,陈金文就踏上了漫漫的寻子路。从武汉到成都、郑州、长沙、黄石,一路上陈金文见站就下,下车便四处张贴寻人启事。这样寻找一个月后。儿子仍然音信全无。这让陈金文心乱如麻,也更加深了他内心的愧疚。陈金文为什么会如此愧疚。陈小刚又为什么会突然离家出走呢?
         2离家原因  父亲再婚儿子受屈
        陈金文认为,儿子之所以离家出走,跟家庭有关。
        陈金文的妻子叫韦光翠,两人在家乡四川结识后组建了家庭,开始了美满幸福的生活。10年后的—天,妻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身亡。那时,儿子小刚只有5岁,两个女儿也刚上小学。
        为了让三个孩子找到家庭的温暖,陈金文为他们找了一个继母。没想到,孩子和继母的关系并不融洽,经常发生冲突。为了维护这个家庭,陈金文对自己的孩子责备得多一点。甚至为此打过他们。
        想起过去与妻子朝夕相处的一幕幂,想到离家未归的儿子,陈金文肝肠寸断,备感辛酸。他在韦光翠的坟前发了誓:你的宝贝儿子走了。我现在哪里都找不到。你放心,就算找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儿子找回来。
        外地寻找无果后,陈金文又开始在武汉三镇奔波。他利用晚上时间骑自行车大街小巷地转,走到有流浪儿睡觉的地方,就一个一个翻起来看。
        1986年年初的一天,陈金文来到武汉港码头,一个卖水果的推主向他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此时距陈小刚离家出走已有近一年的时间。
       3核实身份  答民警问为之一振
        在孩子离家出走的一年时间里,有很多人给陈金文提供过线索,但每次他都失望而归。
        虽然如此,陈金文对这次的等待仍然满怀希望。因为水果摊摊主看过他手中的寻人启事后,十分肯定自己见到的陈大明就是陈金文的儿子陈小刚。至于名字不符,他是这样解释的:孩子跑出来后怕家里人找他,很多都改了名字。
        水果摊摊主的话貌似也在理儿,陈金文着实高兴了一番,虽然他并不能确定那个流浪儿就是自己的儿子小刚,但是接下来的几天里,陈金文都会准时地来到江边守候。第3天的晚上,陈金文终于见到了水果摊摊主所说的那个流浪儿。
        眼前的这个孩子让陈金文产生了疑虑,虽然外貌特征和儿子近乎一样,但他却没有认出自己。为了进一步核实孩子的身份,陈金文找到了附近派出所的民警,希望在民警的帮助下找到答案。
        派出所民警问了流浪儿几个问题,他都一一回答。他说自己姓陈,叫陈大明,家里有爸爸和两个姐姐,妈妈已经死了,后娘对自己不好……
        陈大明的这番话让陈金文的心为之一振。看来,眼前这个叫陈大明的孩子真的就是自己失散了一年多的儿子。陈金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将孩子带回了家中。
       4带儿回家 疑虑难消作出决定
        当天晚上,很多朋友和邻居纷纷来到陈家,他们都为这对失散了一年多的父子能够重逢而感到高兴。和小刚熟识的人们也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说话间,一对小伙伴来到小刚面前,唧唧喳喳地问他还认识不认识自己。小刚低着头说:“你是飞飞,你是勇勇。”名字和人都对得上。
        很自然,小刚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他仿佛并不高兴被邻居们围观,对于其他人的询问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前来道喜的人中,有一个陈金文多年的朋友,叫胡学玲,她仔细地看了看小刚。然后把陈金文拉到了一边,小声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个小孩不对头,以前的那个小孩跟我家的关系特好,现在的这个小孩居然不认识我。”
        陈金文听了胡学玲的话之后,虽然强作镇静,但还是吃惊不小。自从找到儿子的那一刻起,他虽然没有发现儿子与以前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但是仍然心存疑虑。那天晚上,陈金文失眠了。
        第二天一早,陈金文来到了小刚的床边。抚摸着他的头要好好看看这个失散了一年多的儿子。就在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让陈金文变得骤然紧张了起来:他清楚地记得儿子的头上有两个旋儿,现在却只有—个。
        难道千辛万苦找回来的不是自己的儿子?陈金文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他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5医院看伤  验完血型放弃鉴定
        第二天吃早饭时,陈金文对女儿说:“小刚在外边受了不少罪,满脑袋是伤,一会儿吃完饭,我带他到医院上点药去。”        。
        看着眼前天真的儿子,陈金文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次带儿子去医院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让医生来鉴定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因为旋儿长在头皮上,头皮受到外伤结了疤,疤掉了,旋儿看不见了也是正常的。”医生的解释让陈金文的心渐渐地安定了下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金文还和儿子做了一个血型检查。
        验血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陈金文和儿子的血型都是B型。看到这个结果。陈金文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一下子落了地。虽然医生表示只有亲子鉴定才能确认血缘关系,但陈金文顾不得那么多了,他认定眼前这个孩子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根本不用做亲子鉴定。
        回家以后,陈金文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儿子创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因为小刚的这次离家出走,陈金文和第二任妻子经常发生矛盾,而且感情每况愈下,最后他和第二任妻子离了婚,独自一人照顾三个孩子。
        本以为生活自此以后会恢复平静,可让陈金文没有想到的是,小刚回来以后性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6失望到底  老人收到神秘来信
        原本品学兼优的孩子自从找回来后,逃学、打架便成了家常便饭。不仅如此,小刚还很快与原来流浪的伙伴重新聚在了一起,有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都不回家。
        看到小刚的变化,邻居们也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个小刚根本就不像以前的小刚。对于邻居们的种种猜疑,陈金文和家人很是不满,也许,一年的流浪生活已经使小刚改变了太多。
        随着陈金文的年龄越来越大,他对儿子的管教也开始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不久,陈金文再次结婚,虽然这个老伴对陈小刚疼爱有加,但陈小刚依然我行我素,没少给家里闯祸。
        1996年l0月的一天,陈金文收到一张传票,桥口区看守所的,他被告知自己的儿子陈小刚因为偷了人家57元钱被拘留。小刚的这次入狱并不是他犯罪的终结。劳教释放之后,他又多次做案,多次被抓。据粗略统计,17年里小刚因种种原因被劳教和劳改达10次,最后竟然学会了吸毒。
        为了把小刚拉回正轨,陈金文一次次地往返于家和劳教所之间。在这样的痛苦中度过17年后,陈金文也从一个雄心勃勃的中年汉子变成了60多岁的老人。这个时候,他惟一的儿子陈小刚还在汉阳劳教所接受改造。
        就在陈金文对儿子渐渐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2002年12月的一个下午,他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
        7将信将疑  列出问题拨通电话
        夜已经很深了,陈金文老人却心事重重毫无睡意。因为白天他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老人本以为这封信是监狱里服刑的儿子陈小刚寄来的,拿到信的时候,信封里装的东西却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信封里装有三张照片,一张是登记相,一张是小孩的照片,还有一个女的拖着两个娃娃。看着这些照片,陈金文在记忆里苦苦地搜寻,这几个人陈金文似乎一个也不认识。那他为什么会给自己写信呢?满腹疑惑的陈金文戴上老花镜。展开信仔细地研读了起来。信纸上清楚地写着:
        爸爸,我是你离家出走17年的儿子。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不孝儿子离家已经有17个年头了。在这离别的6000多个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您及两个姐姐,还有四川老家的亲人。爸爸,17年前因为我的无知与过失,给您以及全家人带来了无限的痛苦与悲伤。我无脸面对您以及家人。岁月可以改造人,爸爸,您能原谅不孝的儿子吗?……
        陈金文一下子就蒙了。陈小刚还在汉阳劳教所里接受改造,怎么西安又来一个陈小刚?这时,信尾留下的一个电话号码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核实这个人的身份,陈金文在纸上列了九个有关亲生儿子陈小刚的问题,将信将疑地拔通了那个电话……
       8越发疑惑  求助媒体问出真相
        你是哪一年生的?
        1972年3月7日。
        你妈妈叫什么?
        妈妈叫韦光翠。
        我们家住哪里?
        我们家住四川后山。
        电话那端回答的问置丝毫不差,陈金文越来越相信这并不是一场人为导演的恶作剧。电话那端的那个人,仿佛真的是儿子小刚。陈金文说不下去了,心里一下就酸了,眼泪也掉了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心神不宁的陈金文又与西安自称是小刚的人通了几次电话,他迫切地想知道远在西安的小刚和监狱里的那个小刚究竟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
        最后,满腹疑惑的陈金文想到了求助媒体,他找到了《武汉晚报》“寻找”栏目的记者李红鹰,希望得到她的帮助。
        2002年12月23日,陈金文在《武汉晚报》记者李红鹰的陪伴下来到了汉阳劳教所,见到了陈小刚。当陈金文与小刚面对面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个自己养育了17年的孩子。
        见面后,陈金文说:“今天不是接见时间,爸爸来看你,是想让你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我。”听到这句话,陈小刚把头一低,不说话了。
        接下来是可怕的长时间的沉默,见到这样的情景,李红鹰便示意陈金文先暂时离开一会儿。
        事情的真相很快就得到了证实,这个小刚确实不是陈金文的儿子。他说自己的真实姓名叫陈光明,之后向李红鹰讲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
        9自述疑惑  渴望父爱骗过众人
        陈光明是安徽铜陵人,1970年出生。4岁那年,父母将他送给了一对唐姓夫妻。小光明在唐家受尽了折磨。13岁那年,不堪忍受折磨的小光明逃离了养父母的家。开始了流浪生活。直到1986年,陈金文在汉口江滩找到他。
        陈光明说,他曾想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我准备跟他说,我不是你儿子,你把我养那么多年,我做了好多事情对不起你。我一想他对我太好了。又不忍心跟他说。”
        就这样,陈光明在陈金文的家中一住就是17年。让陈金文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陈光明当年,为什么会对自己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原来,陈金文在江滩找儿子的时候。由于寻子心切,到处张贴寻人启事,也到处告诉别人自家的情况。那时他恰巧遇见了在江边流浪的小光明。
        遇到陈金文时,小光明在外颠沛流离已经两年有余,他迫切地渴望能够拥有一份父爱。当他见到善良的陈金文时,很轻易地说出了从别人口中听到的陈家的情况。
        就在陈金文把小光明带回家的当天,他居然还认出了很多邻居。陈光明说,那是因为人小记性好。别人喊过一遍他就知道别人叫什么名字。
        事情终于真相大白,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生活了17年也欺骗了自己17年的人,陈金文的内心非常酸楚。之后,陈金文原谅了假小刚。因为这对假父子在17年来都付出了真情,得到的也是真正的爱与关怀。
        2002年12月23日这一天,对假小刚来说是一种解脱。而对于陈金文老人来说,一个阴错阳差的故事的结束,是一个拥有两个儿子故事的开始。
       10车站重逢  父子相拥喜极而泣
        2003年1月14日,是陈金文与阔别17年之久的亲生儿子陈小刚重逢的日子。
        一大早,陈金文就来到火车站等侯儿子的出现。本来两人事先说好陈小刚手拿报纸做记号,但出站后,他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父亲,走过来,叫了一声“爸。”
        阔别多年再度重逢,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起,流出了喜悦的泪水。
        小刚告诉父亲,17年前他的那次离家出走,只是想回四川老家,可是在囊樊火车站转车时,身上的钱被人偷了,没有任何办法的他只好选择流浪,饿了吃饭店的剩菜,困了住涵洞下、屋檐下,候车厅里……
        两个月后,小刚在火车站遇到了一个福建人,福建人看他可怜,收养了他并把他带到福建生活,直到2002年,小刚鼓起勇气给父亲写信时,他们才得以重逢。
        现如今,陈小刚已经把家迁到了武汉,当地社区了解到陈家的情况后,也积极协助派出所解决了陈金文儿子的户口问题。考虑到陈家的经济情况,目前正根据相关政策帮助陈家申请低保。
        记者采访结束的时候,陈金文老人说,不管儿子是真是假,给予他们一个温暖的家是一个做父亲的责任。17年的岁月里,两个孩子所有的过错都被老人的一腔父爱融化了。
        之后,陈金文老人默默地弥补着对亲生儿子陈小刚亏欠的亲情,对养子陈光明也冰释前廉。
        目前,陈小刚已结婚,并为老人添了一个孙子,陈光明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刑满释放了。到那个时候,这个家庭将真正地团聚在一起。我们衷心地祝愿这个特殊的家庭在未来的日子里美满幸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两大特点 黑帮女老大统一管手下 龚南敏,绰号“大姐”、“大家姐”,女,33岁,汉族,重庆市人,小学文化程度。龚南敏身为一名女性,赫然成为该黑帮主要首领,这也是该黑帮和国内以往黑帮的主要不同点。 据悉,为了更好地控制组织,邓伟波和龚南敏对一干手下进行“企业式”管[全文]
    2008-06-11 07:46
  • 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一年来,死刑案件审判质量如何?有的贪官受贿数额很大,为何没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如何看待法院“窝案”?个别地方法院推行的“赔钱减刑”举措是否于法有据……针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的“敏感”话题,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 话题:死刑核准近年来个别[全文]
    2008-06-11 07:54
  • 本刊讯 近日,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在蠡县、高阳两地,对以李更新为首的15名黑社会性质团伙成员进行了公开宣判 “黑老大”李更新一审领刑20年。 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06年4月间,为达到称霸一方、聚敛钱财的目的,李更新以自己开设的永盛托运站为依托,纠集了刘兰会、刘小虎[全文]
    2008-06-11 07:57
  • “中国要想废除死刑,首先应该设法将高达95%的反对民意降下来,在这方面,政治家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员刘仁文认为废除死刑应当成为政治家的一种信仰,政治家应引导民意赞成废除死刑。(4月3日《青年周末》 死刑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防范犯罪行为发生这不假。世界已有104个国家废除[全文]
    2008-06-11 07:5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