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小处长大贪犯“内敛低调”掩盖下的巨贪之旅

  被称为“炒房处长”的陶建国,究竟是何许人也?被检察机关称为2008年上海市涉案数额最大的这起行贿案,是如何东窗事发的?一个原浦东外高桥保税区规划建设处处长手中的职权,又能否助力其收受1485万元的贿赂?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0月23日上午对上海浦东新区“炒房处长”陶建国案开庭审理并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陶建国受贿29套房产及100余万元钱款,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陶建国的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案情]
29套房产权全在其母名下
  法院审理查明,2000年至2008年,陶建国所在部门负责办理上海申港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兴都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曙光苑等多个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许可等事项。其间,两公司负责人洪某为感谢陶在相关审批手续上的关照,曾多次给予陶钱款和房产,共计现金69万元及价值1379万余元的房产29套。
  法院还查明,陶建国所收受房产的产权证都是根据陶事先要求办在其母亲名下,其中购房发票上的购房金额均属虚构。陶建国还委托洪某将26套店铺对外出租,至案发时,陶共从洪某处收到租金10余万元。
  除洪某行贿的29套房产和69万元钱款外,法院同时查明,陶建国还先后收受多人钱款37万元,为他们办理房产项目审批提供便利。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陶建国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485万元,其行为构成受贿罪,且情节特别严重。因陶建国归案后有立功情节,并主动退出了部分赃款,且涉案房产均已被查封,法院决定予以减轻处罚,由此作出一审判决。
曾是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
  今年42岁的陶建国,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曾在房地产公司实习。1999年至2008年间,他先后担任了浦东新区农村发展局城镇建设管理处(村镇规划土地处)处长助理、副处长;外高桥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负责人、副处长、处长;外高桥保税区规划建设处处长等职,主要负责土地工程项目的“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部分审批工作,曾经是单位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2008年9月因涉嫌受贿罪被浦东检察院立案逮捕。
  根据检察机关的指控,陶建国于1999年到2008年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他负责的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审批等工作中,收受了多家房产公司贿赂款和房产,涉及金额高达1485万余元。  
  具体包括:2000年到2008年,在上海申港房地产有限公司和上海兴都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曙光苑、曙光北苑、曙光东苑、川沙镇王桥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合庆小商品市场等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中,收受两家公司经理洪某给予的69万元现金及房产29套,并将29套房产全数登记在他母亲的名下;1999年,陶为东士房地产公司提供帮助,收受陆荣华给予现金8万元;2005年初为潼港置业公司开发的怡心苑项目提供帮助,收受开发商给予现金27万元;2007年,为踊跃木器公司开发杨园商业中心项目提供帮助,收受公司经理给予的现金2万元。
辩称全部为“经商所得”
  法庭上,陶建国面对检察机关指控收受的财物,均表示承认,但对受贿性质却提出异议。“这不是受贿,是经商、提供咨询的正当公司分红所得,我对所有项目的审批也全部是依法进行的。”
  陶建国说,虽然手上没有证据,但他实际上是两家公司的大股东,早在1998年担任镇长助理的时候,就和当时的镇长、村书记等人合伙成立了公司,有近两年时间公司就开在他家,财务负责人是他妻子,其他几名官员也以亲戚的名义入股。他还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公司的运营资金。他们也由此根据各自所占股份分得众多房产。陶建国承认,自己所得的29套房产中,包括商铺、公寓、联排别墅等,除了一套别墅自住,其它都由洪某代为出租获利。
“股东”身份被当场拆穿
  检察官向法庭提供了包括部分行贿人等多名证人证词、陶建国到案后的供述等大量证据。 
  洪某在口供中称,陶建国根本不是公司的股东,没有投资,也从未参加过股东大会,公司是他个人经营的。申港房产公司原副经理周亮系公司的股东之一,同时也是陶建国的表哥。周亮也称,他成为公司股东是因为借给了公司10万元钱,公司就把自己的名字加了上去,实际上并不参加公司管理经营,而且这些跟陶建国没有任何关系。     
  1999年至2008年期间,陶建国先后担任原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村发展局城镇建设管理处(村镇规划土地处)处长助理、副处长及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和环境管理处负责人、副处长。然而陶建国却利用上述职务便利,在其负责管辖区内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规划审批等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
  据了解,陶建国先后收受上海申港房地产有限公司和上海兴都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洪某及其他公司负责人徐某、陆某、章某的贿赂款共计106万元,还收受洪某贿赂的房产29套,价值1379万余元。由于洪某等人的行贿总额巨大,也曾被检方称之为“2008年上海涉案数额最大的行贿案”。
【观察】
“内敛低调”背后的贪婪
  在一片惊愕声中,原本身居要职的年轻处长,突然变成了阶下囚。
  如果不是因为涉嫌受贿东窗事发,在完成了“3级跳”后,现年42岁的陶建国,其仕途前景可能依旧一片大好。而据消息人士透露,将陶建国最终拉下马的,是一份来自纪检部门的材料。
  陶建国的东窗事发,确实让不少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吃惊不已。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年纪轻轻便平步青云的处长,为人一向十分内敛低调。
  陶建国的内敛低调风格,甚至延续到了网络上。没有照片、没有个人履历、没有接受过任何采访——即便通过搜索引擎,记者也很难找到和他有关的任何信息,唯一能觅到一点痕迹的,是一份2008年2月浦东新区的《污染源普查工作简报》,在这份内部简报中,陶建国作为外高桥功能区普查办的工作人员,名列其中。
  但据消息人士透露,除了给人低调印象外,也有陶建国在党校的同学曾经这样说起他,“对经济有着独到的见解,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渴望”。
  无独有偶的是,相关房地产公司负责人也曾向有关部门表达过类似的说法,“陶建国是个内敛低调的人”、“即使想要什么,也是素来不开口直接提,喜欢让别人去猜”。
  而确实有人猜到了陶建国的心思,明白了他想要的是什么——据公诉机关指控,仅行贿陶建国的开发商之一洪某,就前后送了29套房产和69万元给他;29套房产中除了一套联体别墅陶建国自住外,还有26套商铺和2套住宅。这些房产悉数被登记在了其母名下。
  对金钱的渴望,让登记在陶母名下的房产越来越多,但当2007年,被称为“炒房区长”的康慧军,因涉嫌经济问题案发一事,却或多或少的震动了陶建国。于是,在此期间,陶母名下的几套房子曾一度被暂时“转移”到他人的名下;但一段时间后,也许是自觉风头已过,这几套房子又重新被收归回陶母名下。
  但事到如今,陶建国再也避不开“风头”了。
这个处长的权力有多大
  截至案发,陶建国也不过是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的处长,他真的有用一支笔决定项目审批的权力吗?
  陶建国的辩护律师在10月23日的庭审中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陶建国只是其单位中的中层干部,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的人,这些房产开发单位要给予其如此高的受贿金额,按照常理似乎难以理解。”
  然而,相关业内人士却向新民网记者介绍,即便只是处长,但审批一般的房产开发项目,“基本上,还是以处长的意见为准”。
  据介绍,除了一些重大项目、重要工程外,由于不会涉及总体规划或重要规划范围,在普通房地产项目的审批上,处长的权力事实上是很大的,“比如一个项目,要造一个房子,开发商把规划设计申请递交上来了,业务人员接收,审核,各方面没有问题了,同意。然后报给处长,处长有审核的义务。”
  在处长审核同意后,会签字、送呈报上层领导,并给领导提供一个意见参考,“如,‘拟同意’,‘请审阅’等。”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如果不涉及重要规划的小项目,领导签个字就结束了,“很多项目上去了,领导看一下,签个字,就通过了。”
  在这样的流程中,显然,一个处长、一支笔,决定一个项目的审批,并不困难。
                       (综合新华网、新民晚报等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两大特点 黑帮女老大统一管手下 龚南敏,绰号“大姐”、“大家姐”,女,33岁,汉族,重庆市人,小学文化程度。龚南敏身为一名女性,赫然成为该黑帮主要首领,这也是该黑帮和国内以往黑帮的主要不同点。 据悉,为了更好地控制组织,邓伟波和龚南敏对一干手下进行“企业式”管[全文]
    2008-06-11 07:46
  • 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一年来,死刑案件审判质量如何?有的贪官受贿数额很大,为何没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如何看待法院“窝案”?个别地方法院推行的“赔钱减刑”举措是否于法有据……针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的“敏感”话题,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 话题:死刑核准近年来个别[全文]
    2008-06-11 07:54
  • 本刊讯 近日,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在蠡县、高阳两地,对以李更新为首的15名黑社会性质团伙成员进行了公开宣判 “黑老大”李更新一审领刑20年。 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06年4月间,为达到称霸一方、聚敛钱财的目的,李更新以自己开设的永盛托运站为依托,纠集了刘兰会、刘小虎[全文]
    2008-06-11 07:57
  • “中国要想废除死刑,首先应该设法将高达95%的反对民意降下来,在这方面,政治家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员刘仁文认为废除死刑应当成为政治家的一种信仰,政治家应引导民意赞成废除死刑。(4月3日《青年周末》 死刑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防范犯罪行为发生这不假。世界已有104个国家废除[全文]
    2008-06-11 07:5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