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药家鑫父亲要向张显追索赔偿

案件将于9月13日开庭 张显称,“侵害名誉说”很可笑
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案以药家鑫本人最终伏法而尘埃落定。但不久前,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以“侵害名誉”为由,将被害人张妙的代理人张显告上法庭,再次引发关注。在9月13日开庭前,双方率先在微博开战。
25日晚,药庆卫的代理律师兰和首先在微博上发言。他说,药庆卫要的仅是张显的一句道歉。但直至今日,张显依旧大放厥词,造谣滋事。他们已经向法院提交增加诉讼请求申请,并在法院判决前不接受张显任何形式的道歉及和解要求。张显随后在微博上回应说,兰和说自己大放厥词造谣生事,是无中生有,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并质问:一个律师竟然信口开河?
25日晚,记者对这两位“代理人”分别进行了采访。
关于“侵害名誉”罪
■起诉理由很可笑,陪他玩VS讨个公道
张显说,最初听说药庆卫以“侵害名誉”为由将自己告上法庭时,“感到奇怪。”他说:“起诉我的理由非常可笑,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场无聊的游戏,我就陪他玩吧。”对此,兰和表示,状告张显是药家人自己的主意,对于张显曾经利用微博等网络空间传播的关于药家的不实言论,他们要讨个公道。兰和说,张显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药庆卫夫妇的生活空间,包括各种非议等。
这些“张显的言论”,曾经被广为转载,包括张显所说药家的四处房产、药庆卫的军中要职身份,以及药家鑫的“官二代”或“富二代”背景等等。兰和说,他们正在积极搜集并保留来自网络的证据。
关于“张显的言论”
■“转载”VS不接受“转载”辩解,要索赔
关于这场争执的焦点——“张显的言论”,张显曾不止一次说到这是“转载”。“我对他们家的情况一无所知,包括到了今天我也不知道”,张显强调。
但作为药家的代理律师,兰和表示,所谓“转载”的辩解他们不能接受。而在被称为“后药家鑫案”的药庆卫状告张显名誉侵权案披露至今,兰和也首次公开表示要对张显追索赔偿。
兰和说,药家的要求很简单,只需张显给他们承认个错误,道个歉,表明他说的东西不是事实。“我们在诉讼请求里,只是要求第一是删除他的言论,第二要求他赔礼道歉。道歉形式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这些之前都没有要求。但由于他的表现,我们决定增加相关诉讼请求。”
关于张显的角色定位
■对司法的监督VS代理人所为应有限度
在药家鑫一案中,张显到底是伸张正义的英雄还是没有言论底限的不合格的代理人?
在网络微博上,张显的实名认证身份是“大学教师”,他还一直把自己叫做“公民代理人”。对此,张显解释说:“我仅仅是个公民,一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做的事,我感到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我就是在帮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说话、维权而已。”
但兰和却觉得,张显对自己的定位根本就是一片模糊,“在药家鑫案中,他只是被害人家属的代理人,但在很大程度上他把自己演变成了公诉人、法官、记者,甚至是街道小市民。”兰和认为,豁免权不能沿用到所有地方,“豁免权只局限在他在法庭上的表述,法庭之外有些不负责任的造谣,针对案件本身的评论等,他是没有豁免权的。”
兰和认为,站在代理人的席位,所做应该有限度,“在当事人授权范围内,依法表达观点,依靠事实证据和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张显却觉得,他所做的是对司法的监督,“法律需要民众的基础,不是个别精英的独裁,公平正义的取得,是需要民众和媒体利用网络对司法进行监督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两大特点 黑帮女老大统一管手下 龚南敏,绰号“大姐”、“大家姐”,女,33岁,汉族,重庆市人,小学文化程度。龚南敏身为一名女性,赫然成为该黑帮主要首领,这也是该黑帮和国内以往黑帮的主要不同点。 据悉,为了更好地控制组织,邓伟波和龚南敏对一干手下进行“企业式”管[全文]
    2008-06-11 07:46
  • 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一年来,死刑案件审判质量如何?有的贪官受贿数额很大,为何没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如何看待法院“窝案”?个别地方法院推行的“赔钱减刑”举措是否于法有据……针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的“敏感”话题,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 话题:死刑核准近年来个别[全文]
    2008-06-11 07:54
  • 本刊讯 近日,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在蠡县、高阳两地,对以李更新为首的15名黑社会性质团伙成员进行了公开宣判 “黑老大”李更新一审领刑20年。 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06年4月间,为达到称霸一方、聚敛钱财的目的,李更新以自己开设的永盛托运站为依托,纠集了刘兰会、刘小虎[全文]
    2008-06-11 07:57
  • “中国要想废除死刑,首先应该设法将高达95%的反对民意降下来,在这方面,政治家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员刘仁文认为废除死刑应当成为政治家的一种信仰,政治家应引导民意赞成废除死刑。(4月3日《青年周末》 死刑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防范犯罪行为发生这不假。世界已有104个国家废除[全文]
    2008-06-11 07:5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