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说,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中俄关系
俄通-塔斯社记者:前不久梅德韦杰夫先生当选俄罗斯新总统,如何评价中俄关系的现状?您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什么期待?
杨洁篪:中俄关系现状良好。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第二个十年。双方一致同意,要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指导,继续推进双方关系。我们对中俄关系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我认为,中俄双方努力的重点应是: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高层交流机制,保持高层会晤互访势头。加大在对方核心利益上的彼此支持。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经贸合作,优化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努力把经贸关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要扩大人文交流,办好2009年在中国举行的“俄语年”。最后一点,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从而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中日关系
日本时事社记者:中日双方已就胡锦涛主席在樱花盛开时访日达成一致意见,但是现在有消息说可能会延期。如果这样,中方是否能够接受5月以后访问日本的建议。东海问题在胡主席访问日本之前有希望解决吗?
杨洁篪:我听说日本的春天非常美丽,樱花等各种鲜花盛开,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希望胡锦涛主席在春天鲜花盛开的时候去日本进行访问。访问不存在什么推迟的问题,双方已经确定近期胡主席将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现在外交部门正在就具体的访问日期进行积极协商。
东海问题由来已久,十分复杂,关键是要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双赢的解决办法。目前,两国外交部门正在根据领导人的共识,在迄今已经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具体的解决办法。我们认为,人为地为磋商设限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中欧关系与西藏问题
香港《商报》记者:近年来中欧关系出现一些新情况,欧洲一些国家领导人也出现了更换,中欧在人权、经贸,特别是在西藏问题上有一些分歧。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中欧关系?
杨洁篪:自从1975年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以来,中欧关系一直在平稳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对此感到高兴。当然,经贸关系发展了,生意做多了,难免会有一些摩擦、纠纷,但这些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问题会得到解决的。双方不久还要举行中欧高层经济对话。
关于达赖问题,我想指出,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和人民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什么宗教问题或者民族问题。最近,德国方面明确表示,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不鼓励任何谋求西藏独立的图谋。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会看穿达赖企图分裂中国的图谋。
■中美关系和人权问题
美联社记者:请您评价一下美国总统初选过程中候选人发表的一些言论,他们指责说中国的贸易做法损害了美国的贸易利益,还批评中国的人权。
杨洁篪: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稳定,并继续向前发展。中美贸易近年来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种经贸合作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我们认为,目前中美贸易存在逆差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愿意同美方进一步加强磋商与合作,推动战略经济对话和其他机制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使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关于人权问题,中国愿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美国进行人权对话,但是坚决反对固守“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在人权问题上搞对抗、搞双重标准,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和美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希望双方都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不断推进两国的建设性合作关系。
■中越关系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现在中国和越南在领土资源方面有一些争端,引起一些小国的关注。请问中国在整体外交政策中是怎样考虑与小国发展关系的问题?怎么让小国更放心?
杨洁篪:关于中越关系,如果你指的是南海问题,我就说几句。中国对南沙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们积极主张通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式来处理有关问题。突出分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希望有关各方能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后续行动,积极开展合作,我们愿意就此同各方进一步交流意见。中国一直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不论大国与小国。我看我们跟新加坡的关系就发展得很不错嘛。
■奥运问题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非常近了,关于环保问题,你们对于参赛的运动员以及他们的国家和政府要讲什么话?
杨洁篪:我想世界上绝大部分要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对北京的空气质量、环境、运动设施都是满意的,都是有信心的。中国十分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我相信北京和中国的空气质量只会越来越好。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今年是奥运年,外国游客怎样才能觉得在中国很安全呢?
杨洁篪:中国当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去问问英国、美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驻华大使,他们是在中国感到安全,还是在其他国家感到安全。每年来中国的游客越来越多,听说北京的旅馆虽然将在奥运会期间涨价,但订房间还是很困难。这表明,人们还是觉得北京挺安全的。
■国际责任与温室排放
中国日报记者: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当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中国也应承担更多的义务。您对此有何回应?
杨洁篪:中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我们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处理国际事务。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坦率地讲,中国不能够承担超出它自身能力所能承受的国际责任。我还想强调一下,我们所要承担的国际责任,不是为特定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服务的,也不是以他们的标准来衡量的。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历史上长期排放和高人均排放。中国之所以排放总量大,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中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很低的。中国的产品相当一部分出口,造福于全世界消费者,所以在谈排放问题的时候,不能只讲总量不讲人均,不能只讲当前不看历史,不能只讲生产不讲消费。这样做对谁都是不公平、不科学的。
上一篇 三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亮相两会
下一篇 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