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监测PM2.5设限2016年引质疑

近期北方雾霾天气的罪魁PM2.5将有可能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了。环保部6日表示,公众普遍赞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部分污染重、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16年1月1日前提前实施。“现在污染这么重,新标准为什么要把实施时间拖到2016年?”不少公众对新标准实施时间提出质疑。
 ■最新进展
监测PM2.5拟入标准,
设限2016年
近期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专业名词进入大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质量的影响更大。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11月16日,各方高度关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标准相比,二次征求意见稿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监测规范,增设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浓度限值,提高了对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针对PM2.5,环保部负责人说,二次征求意见稿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PM2.5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将PM2.5放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消除或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也是解决灰霾等环境管理的需要。
该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公众、专家等社会各界和各类媒体的热烈响应。环保部6日表示,截止到12月5日24时征集公众意见结束,收到反馈意见1500余条。
意见和建议经整理分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遍赞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部分污染重、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16年1月1日前提前实施;建议调整标准分区和分级、部分污染物限值等标准文本内容;建议标准实施后加强监测,及时公布数据,使公众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标准实施后,政府、企业、组织、公众等有关各方应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根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环保部表示,将认真履行职责,吸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标准草案,争取尽快正式发布。
■官方释疑
2016年只是"关门时间",
鼓励省级政府提前实施
征求意见稿中,新标准实施的最后限期拟为2016年,引发一些公众质疑。
“现在污染这么重,新标准为什么要把实施时间拖到2016年?”12月6日,深受连日雾霾天气困扰的北京市民胡展鹏提出疑问。
有人说,新标准如果过早实施,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都将面临不达标的尴尬境地,所以拖延实施。
对此,环保部环境标准研究所所长武雪芳表示,2016年开始实施新标准,是考虑了我国各地空气质量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国情而给出的“关门时间”,并不意味着各地实施标准都要拖到这一时间点。
比如,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重点地区,可以依据现有的法律文件,要求其提前实施新标准,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地域范围、时间等)另行公告。同时,鼓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愿提前实施。
目前,已经有多个城市开始对PM2.5进行监测,但是由于目前尚无硬性约束,“闷头监测打死不说”为公众诟病。最近,在京津间设立PM2.5监测站点的消息引人关注,但据称监测结果仅用于科研,不对外发布。
在对标准意见的反馈中,不少公众提出信息及时发布的问题。
环保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环保部将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确保在标准全国生效时,实现各地有能力开展PM2.5等新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届时,一定会给公众一个透明的数据。
■新闻背景
北京空气质量是好是坏?美国使馆和北京环保局“数据打架”
今年10月底以来,北京连续大雾弥漫。多位网民指出美驻华大使馆监测数据显示污染已达“危险”,但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为“轻微污染”,网民质疑官方监测的科学性。
目前内地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标数值范围为0-500,只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个指标。尽管民间呼声甚高,但都市中危害严重的PM2.5和臭氧都尚未纳入。
■专家观点
遏制区域空气
质量恶化
需各方协力
征求意见、修改完善之后,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择机出台。然而,要想空气质量好,光有标准还远远不够。
环境公报显示,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6.3%和12%,全国82.8%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然而,在这些数据背后,是区域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的现实。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远航教授分析认为,区域性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基本特征。应对这种区域性污染,需要更多的协调和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七届中美空气质量研讨会上表示,单纯地强调PM2.5减排,并不能达到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预期效果。他认为,应做好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工作,比如更加重视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控制。
而涉及PM2.5的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PM2.5主要来源于扬尘、燃煤和机动车污染。环境保护部总量司司长刘炳江曾表示,在对北京的工业源污染排查之后发现,目前机动车排放已经占据污染总排放的将近2/3。
“市民很难想到自己每天开车就是污染最大‘贡献者’。”一位环保民间组织的工作人员认为,必须调动大众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承担责任。
“好的空气质量是治理出来的,而不是监测出来的!”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的这句话赢得不少认同。公众也在期待,各级政府早日拿出有效治理措施,让天更蓝,让蓝天更多。
         据人民日报、北京晨报等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2023年10月3日,上午9:00,来自全国各地有志于中医康养的领导、朋友,齐聚雄安新区安新华洋温泉宾馆,本次活动主题为中医复兴、中医养老、离退休老军人健康养老,中医+康养探索养老新模式等一系列活动内容和议题。 [全文]
    2023-10-04 15:12
  • 据新华社 中央纪委近日印发《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了明确规定。  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设立“小金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为此,党中央、[全文]
    2009-09-15 10:42
  • 据新华社 中央纪委近日印发《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了明确规定。  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设立“小金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为此,党中央、[全文]
    2009-09-15 10:42
  • 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实施之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就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满足公众基本医疗用药需求、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全文]
    2009-09-15 10:4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