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福教授辨证调治结肠癌的思路和方法
郭爱慧整理,杨光福审阅。
杨光福教授是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暨白求恩式好医生,保定市十大终身著名名中医,临症经验颇丰,现将杨老师以“三元平衡学说”为指导调治结肠癌的经验和思路概总之,供同道参阅。
一 概述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二 形成病因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三 临床表现
结肠癌早期无症状,中晚期出现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体检见腹水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四 诊断方法
中年以上患者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隐痛。
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粪便稀,或带有血液和黏液。
4.腹部可扪及包块。
5.不明原因出现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
五 辨证论治
结肠癌归属于中医学“积聚”、“鼓胀”、“腹痛”等范畴。
杨光福教授首倡三元(元阴、元阳、元神)平衡学说,提出“人之三元,衡调则健,失衡则危,失调则乱。",认为“三元失衡,百病由生;三元渐衰,百病滋生”。癌症当属正虚邪实、邪盛正衰;基本治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癌症中晚期患者以气血亏虚、阴阳两虚为特征。癌症发病机理与三元平衡失调紊乱衰竭相关,并累及脾胃肝肾,杨光福教授首倡调理三元平衡为辨病辨证调治肿瘤的基本原则。在精心研究分析癌瘤证治的古今名方基础上,汲取众家之长,拟定创立癌症辨病辨证调治系列配方,拟结肠癌抑瘤基本方: 制黄芪60、仙鹤草30、桑白皮30、公英根30、白桦茸30、优遁草10,红豆杉15、木香15、制首乌10、枸杞15、熟大黄10、桑葚20、预知子15、醋香附12,灵芝15、肉苁蓉10。按克计量,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停药3~5天,继服下一个疗程,可长期服用。并加服/或单独服用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 西洋参10,水蛭5,山慈菇5,紫河车10,龟甲胶5,鳖甲胶5,牵牛子10,巴戟天15,皂角剌15,乌药20。按克计量,均为提取物,每日2次,每次1袋,开水浸泡冲服;或装0号空心胶囊备用,每日3次,每次4~6粒,饭前服,坚持长期服用。该方案并适宜术前、术后、放疗后、化疗后患者,获取较好疗效。
1 脾胃虚弱型
主证:腹胀 便溏,久泻不止,神疲乏力,舌色淡 苔薄白、脉沉缓。
治法:抑瘤散结,健脾固肠。选方: 结肠癌抑瘤方1号: 基本方加炒白术15,莲子肉30,苍术15,炒薏0,赤石脂15,诃子30,芡实30,石榴皮15,乌梅15,乌药12。选加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服用。
2 气阴两虚型
主证:腹痛胀,大便不爽加脓血,或大便秘结,神疲乏力,五心烦躁,舌红少津、 少苔、脉细数。
治法:抑瘤散结,益气养阴。选方: 选方结肠癌抑瘤方2号: 基本方加太子参15,炒白术15,玄参12,生地10,石斛12,麦冬10,当归12,藕节15,生栀子10,淡豆豉30。并选加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服用。
3 肝胃不和型
主证:胸胁胀满,腹痛胀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黄,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抑瘤散结,舒肝和 胃。选方结肠癌抑瘤方3号: 基本方加柴胡10,醋香附12,当归12,白芍10,炒白术30,茯神15,生大黄6,生栀子15,莲子心12,姜半夏10,焦三仙各15,焦槟榔10。并选加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服用。
4 湿热内蕴型
主证:腹痛胀,便下黏液臭秽或夹脓血, 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抑瘤散结,清解湿热。选方: 结肠癌抑瘤方4号: 基本方加黄连10,黄柏12,白头翁15,槐角10,地榆10,升麻10,赤石脂30,石榴皮15,马齿苋30,熟大黄6。并选加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服用。
5 瘀毒内结型
主证:下腹疼痛,痛有定处,大便带脓血黏 液,或里急后重,或便溏,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抑瘤散结,化瘀解毒。选方: 结肠癌抑瘤方5号: 基本方加桃仁,红花,熟地,当归,川芎,赤芍,元胡,川楝子,五灵脂。并选加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服用。
6 脾肾阳虚型
主证:腹隐痛胀,久泻不止, 便下脓血,形体消瘦,畏寒 肢冷,舌质淡胖暗晦,苔白、脉沉细。
治法:抑瘤散结,健脾益肾。选方: 结肠癌抑瘤方6号: 基本方加补骨脂10,肉豆蔻12,乌梅15,石榴皮15,赤石脂30,西洋参10,制附子10,乌药12。并选加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服用。
7 气血两虚型
主症 少气语低,乏力倦怠,面唇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扶正抑瘤,双补气血。
选方: 结肠癌抑瘤方7号: 基本方加党30,白术15,茯神15,陈皮12,熟地12,当归12,白芍13,川芎15,制首乌10。并选加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长期坚持服用。
8 阴阳失调型
主症 神情萎靡,畏寒肢冷,或潮热出汗,五心烦热,舌淡或红苔白,脉细迟或数。
治则:扶正抑瘤,调补阴阳。
选方: 结肠癌抑瘤方8号: 基本方加山茱萸10,锁阳10,杜仲10,川断10,熟地10,制附子10,肉桂6,淫羊藿10,仙茅12。并选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长期坚持服用。
9 元神紊乱型
主症: 患肠癌后失眠多梦,烦闷不安,忧心重重,思虑过度,慌慌不可终日,舌淡苔白,脉弦数。
治则: 抑瘤散结,健肾补脑,调整神明。
选方: 结肠癌抑瘤方9号: 基本方加制附子10,肉桂12,山茱萸15,山药15,锁阳10,炒枣仁30,柏子仁30,远志12,九节菖蒲10,缬草10。并选加结肠参蛭慈菇控癌方服用。
六 中医药调治优点
1 结肠癌病程长,迁延难愈,证候错综复杂、寒热虚实兼夹。但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固本治邪的原则,根据病情程度,发病部位的不同,可灵活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服与灌肠,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2 饮食调理,尊循杨光福教授倡导“四菜一稀,三主两果,四个搭配”的原则,避免生冷油腻油炸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助于提高疗效。
参考资料(略)。
作者简介
郭爱会(1975一 ),女、执业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师承杨光福教授。保定爱博中医医院 院长、爱博(雄安)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保定市莲池区迎宾西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从事大健康产业研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