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石市消费者协地、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等6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石市纪念“3·15”维权活动正式启动。
会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石市消协、石市工商局、石市卫生局、石市物价局、石市质监局、石市食药监局分别公布了2007年出现的一些消费维权的热点和典型案例。
据统计,石市消协2007年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140件,解决3084件,使消费者免受经济损失477.6万元。其中,电动自行车、家庭装修、办卡消费、移动电话质量及售后、保健品、汽车、物业管理和保险是2007年度消费者投诉的八大要点。
此外,2007年,石市工商局共受理各类消费者投诉9914件,举报4597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93.3万元。其中商品质量、商业欺诈等问题较多,投诉数量居高不下。
石市工商局消费维权十大案例
■销售假冒“资生堂”洗护用品案
■销售不合格溜溜梅、金提子案
■销售假冒“亚信”牌印油案
■商品房销售欺诈案(多收取购房者天然气集资费)
■销售不合格毛纺制品案
■吴某销售假冒洗发水案
■牛某销售假冒进口服装案
■销售假冒“绿箭”口香糖案
■经销灯具虚假宣传案
■销售不合格手帕纸、纸杯案
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新乐协和医院违规发布医疗广告案
■北京屈臣氏首创连锁商店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第二分公司经营加药食品案
■孔寨冷饮批发部经营检验不合格食品案
■河北国泰医药公司违反保健食品管理规定案
■石家庄冀电培训服务中心经营超过保质期限食品案
■石家庄市利康食品厂无证生产经营食品案
■杨军荣保健食品经营部无证经营食品案
■生产假冒名牌味精案
■石家庄公路主枢纽管理中心未取得集中式供水设施卫生许可证擅自供水案
■行唐县星云肉联厂无证生产经营食品案
石市质监局系统十大典型案例
■藁城市苏林山生产以假充真白酒案
■石家庄市好厨师食品厂生产经销掺杂掺假味精案
■石家庄市宝龙乳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饮料案
■新乐市质监局取缔一电热毯造假窝点
■生产假冒“露露”饮料案
■查处非法加工猪肉制品黑窝点
■行唐县丰农化工厂生产的 颗粒硫镁肥执行废止标准案
■藁城市机场路宏兴加油站使用的加油机计量偏差超过国家规定案
■桥东区质监分局严查“黑心娃娃”
■生产以假充真的“猴王”牌茉莉花茶案
2007年价格违法五大典型案例
■石市某卖场停车场超标准收取停车费的价格违法行为案
■某超市虚构原价销售饮料、服装的价格欺诈行为案
■石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车辆清洗专委会行业价格垄断行为案
■河北鑫悦升大药房有限公司翟营大药房不执行政府指导价销售药品的价格违法行为案
■石市华西加油站不执行政府指导价销售柴油的价格违法行为案
石市食药监局公布2007年十大典型案例
■郭雪利无证经营药品案
■陈永民无证销售“远红外痛可贴”案
■郭旭无证经营假药案
■河北省泰康医药公司出借《药品经营许可证》案
■石家庄市健龙医药商场有限公司从无《药品经营许可证》单位购进药品案
■尹月敏无证销售假人血白蛋白案
■任卫东街头非法回收药品案
■石家庄红叶保健品公司无证经营医疗器械案
■石家庄东翔义齿有限公司无证生产二类医疗器械口腔义齿案
■石家庄某医院从无资质单位购进医疗器械案
石市消协公布2007年度八大投诉热点
电动车投诉居高不下。电动车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混迹其中。电动车电池质量没有保证。售后服务质量差。
家庭装修难分责任。家庭装修口头合同居多,即使签订书面合同,往往约定事项不明,导致出现问题后解决困难。装修后问题出现情况复杂,难以区分责任。装修装饰材料品牌繁多,产品质量、价格不透明,在经销过程中存在大量欺诈消费者现象。
出现问题后,装修施工方和产品提供方互相推诿,消费者难以区分责任。
企业退市“卡住”消费。经营单位退市后,持卡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证。办卡时双方约定不明,造成在持卡消费中出现问题解决困难。
移动电话售后无保障。目前市场上大量翻新机、假手机泛滥其中,手机质量差,售后无保证。
有些手机出现问题到售后检查,检测为无质量问题。厂家售后往往认定是消费者人为造成,即使消费者有疑问也没有证据。
伪劣保健品向老人频出手。大量假冒保健品充斥市场,厂家又随意夸大疗效,以免费体检、保健讲座等手段诱骗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有的甚至引发其他病症。而厂家在出现问题后又百般推诿。
汽车消费纠纷快速增加。转向、制动系统失控,发动机故障,油箱漏油,密封不严,开关失灵,空调不制冷等是消费者投诉汽车较常见的问题。
另外,二手车交易中存在大量问题,如合同约定不明、故意隐瞒汽车缺陷等问题严重。三是维修质量没有保障,有的修理厂设备差、维修人员资质低,送修车经多次修理仍不能从根本上排除故障;有的修理厂使用劣质或假冒零配件;维修收费标准混乱,价格差别大。四是检测难题困扰消费者。
物业管理问题多。对开发商遗留的问题物业无法解决,提供的安全、卫生服务不到位,加价收费和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单方制定的合同条款不合理,自行租售停车位,擅自提高停车费标准等方面。由于物业管理单位的服务存在诸多不规范的行为,以及对广大业主的投诉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或者拖延战术,导致矛盾激化。
保险投诉有增无减。保险代理业务员在销售保险业务时随意夸大保险功能和回报,没有向消费者提示风险和责任免除条款,从而引起消费者投诉。另一方面,一些保险公司未能及时履行赔付义务,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投诉。
上一篇 三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亮相两会
下一篇 坚决反对欧洲议会涉藏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