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消息】
四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
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晤。
根据东道国俄罗斯的安排,四国领导人将主要出席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联合记者会和工作晚宴。时间共约5个小时。
这是“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举行正式会晤。与会领导人将重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二十国集团峰会进程、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金砖四国”对话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交换看法。
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涅斯捷连科在当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砖四国”峰会将通过一项联合声明。
美元临阵“逃过一劫”
俄总统助理谢尔盖霍季科对媒体表示,四国领导人将不会讨论新的全球储备货币的问题。他说:“领导人将讨论更加实际的问题,谈论更多关于以何种方式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的议题。”
谢尔盖霍季科表示:“我们不想将欧洲模式的中央银行扩大至全球,不想出现一个全球的‘布鲁塞尔’。”他还表示,只要发行者的权力受到限制,国际货币基金会(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可作为一种储备手段。
此前,俄罗斯曾呼吁人民币和卢布代替美元成为未来的世界性储备货币。巴西战略发展部部长罗伯托也表示出对改革世界贸易体制的期望。
中国一年来首次减持美国债
无独有偶,中国连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动作终于停止。
15日晚,美国财政部网站最新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4月份中国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这也是中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不过中国迄今仍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美国财政部网站近一年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5月份以来,中国一直在增持美国国债,一年间的增持额在2600亿美元左右。自去年九月以来,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一直位于全球首位。
数据还显示,中国并不是四月份唯一减持美国国债的国家。在美国国债的前八大主要持有国中,只有英国继续增持246亿美元,持有总量升至第五位。其余七个国家和组织总体减持美国国债,其中,位居第二位的日本小幅减持8亿美元;俄罗斯减持14亿美元,其排位由此前的第五位降至第六位。
【深度分析】
敲打美元,四国意在谋求更多金融话语权
就在峰会召开前的一个礼拜,巴西宣布将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100亿美元贷款,这使其首次成为该组织的债权国。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表示,此举是为了充实IMF资金,并帮助支持新兴市场的可利用信贷。他同时透露,中国拟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IMF债券。而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乌柳卡耶夫也称将出资购买不超过100亿美元的IMF债券。
分析人士认为,这预示着“金砖四国”在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将争取更多发言权,以提升自身地位。英国《泰晤士报》则表示,一系列迹象显示四国正寻求形成一个“政治俱乐部”或“联盟”,从而“把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转换为地缘政治影响力”。
外汇储备太多,“去美元化”难有实质进展
“减持美国国债这一话题在这次会议上一定会提到,但不会是主要话题,并且四国就此达成某种实质性协议也非常难。”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
对于外汇储备规模高达2.8万亿美元的“金砖四国”而言,唱空美元并不符合其利益。
在四国中,巴西外汇储备达2002.3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俄罗斯外汇和黄金储备约为4040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印度外汇储备达2540.52亿美元(截至去年底)。三国外汇储备之和也未及中国1.95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截至今年3月)。
赵庆明说,另外三国对美国的顺差也比中美之间的顺差小得多,减持美元资产对中国的伤害比对其他三国都大,中国更不能轻举妄动。“达成减持协议不太可能,但不排除会后四国可能达成一些例如货币互换、金融援助方面的协议。”王勇说。
实际上,中俄、中巴之间已经开展了以上方面的合作,包括不久前的中俄“石油换贷款”。“四国立刻摆脱美元体系不太可能,但是可以从局部做起扩大本国货币的影响力。”常驻莫斯科、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民说。
金砖四国欲借峰会跻身决策核心层
尽管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会议议程披露,但外界普遍预计,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重整全球金融系统将成为会议重点,而四国将就此寻求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发言权。
据法新社的报道,巴西总统卢拉希望通过此次峰会推动四国跻身全球决策的核心层。文章称,随着金融危机撼动了全球第一大实权国家美国的地位,巴西越来越强调主要新兴经济体加入世界政治讨论。此前卢拉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曾表示,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新兴市场国家在挽救全球经济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使发达国家从中受益。发达国家已不再是刺激全球生产和消费的唯一源泉,“金砖四国”应通力合作“改变全球政治和贸易形势”。
上月刚刚赢得大选胜利的印度总理辛格,将其获得连任后的首次出访定为出席首届四国峰会,这也让媒体倍加关注。《印度时报》认为,金融危机使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凸显,印度有必要参与进来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另一家印度媒体更表示,人们对代表发达工业国的七国集团(G7)的关注程度将在未来某一天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对“金砖四国”峰会的关注,“日益崛起的‘金砖四国’将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
【相关新闻】
上合组织峰会举行发表《叶卡捷琳堡宣言》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出席会议。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等重要文件,会议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
我国将向上合成员国提供百亿美元信贷
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共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中国将恪守承诺,继续支持本组织框架内的多边和双边项目合作。为此,中方将提供10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出自己的努力。此外,中方将组织贸易投资促进团赴成员国,推动同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双向投资。
【外媒记者眼中的峰会】
“金砖四国”共克时艰的新兴力量
“金砖四国”首次领导人会晤就像“开门合作”和“未来前奏”。对以开放、透明为特征的国际合作新方式的探索,不但要做好眼前的事情,还要放眼危机之后的重建和发展,四国领导人的会晤便是一个表率。
——“今日俄罗斯”电视频道制片人 安娜·切尔托娃
“金砖四国”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利益、立场和目标,同时在历史、文化等方面也有差异。但整合差异往往能够创造合作的空间,这或许正是四国合作的优势之一。
——巴西电视系统记者 马塞洛·托雷塞
“金砖四国”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四国将在增强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共同表达发展中国家立场方面发挥作用。他说:“四国同为新兴国家,四国领导人在沟通和磋商的基础上,将展示当前国际形势下一种新的对话方式。”
——路透社记者 储百亮
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展看,“金砖四国”的立场和呼声,有助于新兴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深入合作,当然也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网络媒体《新欧亚》记者 杨炅宁
目前,俄主流媒体认为,四国开展对话合作将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合力应对危机提供经验,同时也将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发挥重要作用。
——俄罗斯乌拉尔新闻社记者 维罗妮卡
【延伸阅读】
世界经济增长“金砖四国”贡献超过50%
“金砖四国”都是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许多国际地区问题上看法接近,近几年经济增长都很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四个国家无论从面积、人口、资源、市场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四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
目前,“金砖四国”正处在经济快速成长或复兴的历史阶段,其国民生产总值之和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5%,2008年,“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据估计,到2050年,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这四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的比重很可能会达到50%。
上一篇 严管理、创效益、树新风、塑形象
下一篇 胡吴会上胡锦涛引古诗喻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