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着眼”
“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
四大考验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置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专家认为,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全会突出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项要求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目标。
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成果。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全会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
四个关键
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今年5月,中央组织部公布了一份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近8万名中央机关、省、市、县、乡、村各层次的干部和群众在随机的抽样调查中,给干部选拔任用的满意度打了67.04分,给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打了66.84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就在于——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四个“大兴”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专家认为,这四个“大兴”和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弘扬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新闻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四中全会
十一届四中全会 (1979.9.25-28)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二届四中全会(1985.9.16)
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
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6.23-24)
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十四届四中全会(1994.9.25-28)
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1999.9.19-22)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决定增补胡锦涛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决定撤销许运鸿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9.16-19)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全会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决定撤销田凤山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本版均据新华社、人民日报
下一篇 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