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
发布的多张影像图由嫦娥二号携带的CCD相机拍摄,经辐射、光度、几何等校正处理后制作完成,其中一幅为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这张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25分,卫星距月面约18.7公里,分辨率约为1.3米。影像图中心位置为西经31度3分、北纬43度4分,对应月面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约15.9公里。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公里。
另一幅图为丹聂耳撞击坑,通过画面可以看到环形坑底部有明显的裂隙,形态似金文(钟鼎文)的“月”。
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解读虹湾石块全部可见
嫦娥二号探月工程首席顾问欧阳自远表示,此次嫦娥二号在虹湾地区获得的图片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虹湾区月面上坑的样子,具体到坑的坡度,坑到底有多大,坑底有多少石块,全部能看见。
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嘉浩表示,此次在虹湾区获得了很多图片,之所以选择这一幅向公众公布,是因为这一幅图片所拍摄到的虹湾地区的坑特别多,它的标志性特别强,更有视觉冲击力。
虹湾尚无人登陆过
据了解,对月球虹湾地区做精细勘测,目的就是为嫦娥三号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欧阳自远介绍说,虹湾是嫦娥三号着陆区的第一选择点。着陆区的选择有几个要求:第一要保证安全。虹湾是一大片平地,降落比较容易。第二要考虑能源供应。第三,通讯要畅通。此外还要选在别人没去过的地方。
虹湾利于科学采样
在月面上,由月海伸向月陆的地方,常被称作“湾”或“沼”。虹湾处于从月海过渡到月陆的地方,地势平坦,区域较大。卫星若着陆此地,既可以探测分析月海中的月壤,也可以对月陆上的月岩进行取样,对于我们进行月球的多样性研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从风水角度来讲,虹湾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原理——靠山面海。风水位置非常好,因而也成为着陆点的必选之一。
揭秘 虹湾成像如何实现?
据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介绍,嫦娥二号从10月27日开始对虹湾地区拍照,10月29日回到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轨道。由于当时卫星离月面很近,月表反射光很强,所以ccd立体相机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卫星每绕月亮一圈只能照65秒。这两天中,嫦娥二号共拍了19轨图像,其中3轨是试验拍摄,16轨是正式拍摄。每一轨长度约110公里,宽度约8公里,距月面高度16公里至22公里。
李春来说,虹湾地区亮度比较低,能量少,所以我们相机用的是积分模式,直观地说,就是对同一个地点照了96次,然后把能量累加起来。这在技术上对卫星和相机的要求很高。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法制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