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9日发表了《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这个大约16000字的白皮书,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基本情况。
白皮书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将继续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体部署,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以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关注反腐白皮书
去年7036名领导干部被问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表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说,2009年,中国共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把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反腐败的重要内容。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乱涨价、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采取了专项治理措施。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逐步加大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力度,纠正执法不公、违法行政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对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2009年发布《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有决策严重失误、工作失职、管理监督不力等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7种行为的,必须进行问责。
反腐机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在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职能机构,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以及国家预防腐败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9日发表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介绍,上述具有不同职能的机构,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中既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在掌握党员违纪线索之后,经调查认定为违犯党纪的,对其作出相应的党纪处分;对其中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政府监察机关对于违反政纪的监察对象,作出相应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公安、审计、行政执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移送司法机关或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处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涉嫌违犯党纪或政纪的,将有关证据材料移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政府监察机关处理。
公众对反腐满意度70.6%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中国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上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表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介绍,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
白皮书强调,进入21世纪,中国把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制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反腐败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中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统筹各方面的预防腐败工作。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
用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白皮书介绍,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情况。
白皮书指出,为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中国颁布了《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明确要求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如实报告本人收入,本人及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制定了《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
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两千多项
白皮书说,2001年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000多项,地方各级政府取消和调整77000多项,占原有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
白皮书表示,中国政府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在全面清理审核的基础上,国家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大幅度削减和调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下午就《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举行发布会。中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后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目标和打算。
吴玉良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反腐倡廉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是明确的,这就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把腐败现象遏制到最低程度。近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做好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同时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比如:要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要严明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保证明年地方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要贯彻《廉政准则》,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问题。
前11个月11.3万人受党纪政纪处分
吴玉良透露,今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1至11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9万件,结案10.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3万人。其中,涉嫌违法移送司法机关的4332人。
为网络监督提供便捷畅通渠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表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说,中国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加强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完善举报网站法规制度建设,健全举报网站受理机制及线索运用和反馈制度,为公民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利提供便捷畅通的渠道。与此同时,加强舆论监督的管理、引导和规范,维护舆论监督的正常秩序,使舆论监督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制定五年规划惩治预防腐败
吴玉良表示,中国将制定惩治和预防腐败2013年至2018年工作规划,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在预防腐败方面,中国一方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方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从源头上防止用人腐败。
与35个国家缔结双边引渡条约
国务院新闻办29日发布《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在引渡和遣返外逃腐败犯罪嫌疑人方面,白皮书介绍说,目前中国已与35个国家缔结了双边引渡条约,加入含有司法协助、引渡等内容的28项多边公约。
据白皮书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与6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6项各类司法协助条约。
白皮书介绍说,中国于2005年批准加入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先后批准加入4个与反洗钱相关的国际公约,并成为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欧亚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组织、亚太反洗钱组织的成员。2007年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将出台更严格公车配备新规定
吴玉良在回答有关公务用车的问题时表示,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要出台有关公车配备使用的新规定,这个规定比过去更加严格,比如对省部级干部公车配备的标准排气量和购置税都比过去严格了,对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的编制也比过去严格了,也就是说,公车配备的标准和公车的总数量是要下降的。
吴玉良说,今年中央纪委监察部把厉行节约、整治奢靡之风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专项清理,这里涉及“三公”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公款出国(境)旅游、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还有公务接待。三项支出有一个数字,在去年压缩15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压缩了57亿元。
(据新华社)
上一篇 以廉政建设和反腐成效取信于民
下一篇 温家宝总理河南调研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