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2882名代表出席闭幕会,符合法定人数。
闭幕会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
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王兆国、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等在执行主席席就座。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这部规划纲要描绘出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路线图。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倪岳峰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倪岳峰同志因另有任用,依照法律规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辞职请求。
大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近千名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两会方向”正成世界风向标
在改革发展关键时刻、“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中国两会受到世人的格外关注。会议期间,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聚焦北京,捕捉两会透出的信息。
两会设定的经济发展方向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对于全球来说也是如此,这是外国观察家的共识。
日本《中文导报》社长兼总编辑杨文凯说,在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在协调发展和注重民生等理念的支持下,今年中国发展前景的基本态势乐观向好,并将继续牵引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为此,中国的“两会议题”备受关注,“两会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正成为世界的风向标。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经济已不只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中国经济能够顺利实现转变,其对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将有利于其他国家促进出口和扩大就业,通过贸易实现“双赢”结果。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中国两会对世界的影响。他说,两会确定了中国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更多的靠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这有利于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从而减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
外国观察家认为,虽然未来数年中国面临着诸多艰巨挑战,但是中国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俄罗斯媒体评论指出,此次两会将成为中国发展的“转折点”,摒弃“保八”的经济增长口号,大力增加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人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发生质的改变。
上一篇 崔永元:医药内幕不亚于大片
下一篇 政协决议:尽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