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发展教育、支持医改、上调养老金、提速保障房建设……很多的民生热词均可以在其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财政资金安排和表述。财政预算报告,字里行间展示的是“国家账本”。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动向,回应着百姓的殷殷期盼。
账单
前十项财政预算支出八项和民生相关
在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案中,排在前十位的财政预算案支出其中有八项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比如第一个是教育,教育的总开支在2011年财政的预算安排是14000多亿,比去年增加14%;而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总的预算安排是10372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4%。其他一些方面,包括医疗、技术等等,比去年都是大幅增加。
解读
教育支出:2963.57亿元
增长16.3%
【民生热词】入园难。目前,入园难问题已不仅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改善民生的焦点。
【预算报告】2011年,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中央财政共安排921.24亿元。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等,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央财政安排资金717.25亿元。
医疗卫生支出1727.58亿元 增长16.3%
【民生热词】医改。2011年,是我国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公立医院改革这一被称为整个医改中“最为复杂艰巨的任务”将逐渐开始推进。
【预算报告】2011年,中央财政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将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14.34亿元,增长16.6%
【民生热词】养老金上调。自2005年起至今,我国已连续七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预算报告】2011年,将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40元左右。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749亿元,增长18.3%。支持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由全国24%的县扩大到40%的县,并将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31亿元。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8600多万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04亿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030亿元,增长34.7%
【民生热词】保障房建设提速。2011年,我国保障房的开工任务是1000万套。
【预算报告】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030亿元,增长34.7%。
热议
“国家账单”从四张表格增至十二张表格
温家宝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2009年两会之后,我国“国家账单”首次以四张主要表格的形式“亮相”,迈出了推进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历史性一步。2010年两会之后,“国家账单”的公开范围从四张表格增加至十二张表格,科目更加细化、解释更加翔实。共计有70多个中央部门首次在其门户网站晒出“账单”。2011年两会前夕,财政部要求基层财政部门加快晒出其专项支出“账单”,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陆续公布其“账单”。
在刚刚公布的2011年国家财政预算报告中,我国将继续试编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将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这显示我国整个财政预算体系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政府预算公开,应该更细些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些‘细处’很让人感动。”在6日的政协大会社科小组讨论会场,侯欣一委员的话引起共鸣。
侯欣一委员拿起政府工作报告:“比如第20页,提到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5到7元,水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9到23元,对粮食价格的工作安排这么细,确实让人感动。”
“在说到政府预算公开的问题时,没有提到具体的时间表和路径安排,”“应作出更细化的安排,给人更多信心。”侯欣一委员接着直言。
声音
■谢朝华 全国政协委员
三大“新型网瘾”泛滥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上微博,即便坐在马桶上也在刷新页面;深更半夜爬起来眯着眼“偷菜”,白天头晕脑涨一脸疲倦;绞尽脑汁每天都发原帖,为吸引“斑竹”置顶不惜暴露隐私编排情节……
部分代表委员对当下“微博控”、“偷菜狂”、“发帖癖”三大“新型网瘾”的泛滥表达了不小的忧虑。全国政协委员谢朝华认为,新型网瘾的产生,和当前我国网络的缺乏秩序有直接关系,对此,一方面要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磨难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对于网络上的恶意攻击、肆意谩骂等行为不能放任自流。”
■任美琴:全国人大代表
大学老师工资不如高中老师
在常人眼中,高中老师的收入会比初中老师高,大学老师的薪水肯定要比高中老师多。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任美琴建议,尽快出台并实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国家对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也实行同职同薪。任美琴代表认为,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该包括所有学段,即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而并非单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
■俞敏洪:全国政协委员
法律“护航”农民工子女入学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建议,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与输入地学生享受完全同城待遇,平等地参加中考和升入高中继续学业。以上政策应制定具体实施时间表,并通过立法强制落实。
■方青:全国人大代表、小学校长
中小学“课内减负、校外增负”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东关小学校长方青说,调查显示有大量学生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各种校外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活动,中小学生陷入“课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困境。方青代表建议,把校外教育机构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规范并监控其办学行为,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及其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
■孙诚谊 全国人大代表
“保胃”务必重拳执法
昌黎葡萄酒“造假成风”、三聚氰胺“魅影再现”、“镉大米”引发担忧、“漂白蘑菇”问题重重……2010年以来,诸多“饮食难安”的事件扯动着百姓的神经。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诚谊认为,我国食品监管环节多、链条长,容易产生监管死角,暗藏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及相关领域的行业标准,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能要进一步明确,要建立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预警系统,逐步建立食品的溯源制度。
上一篇 清华法学博士向市长发公开信
下一篇 住院大病今年力争报销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