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中美外长用微笑缓和气氛

7月22日,参加东盟地区论坛会议的中美外长举行会谈,两国外长走出会议室时的表情成为东盟国家和各国媒体最为关注的“信息”。谈笑自如——很多媒体第一时间抓住了这一特点,而此次会面的和缓气氛“让期待如去年般火药味十足的人白等了一场”。有媒体称,这是中美双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双方关系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然而,希拉里23日还要在东盟峰会上重申美国在南海的重要利益,突出南海“航行自由、合法商务畅通和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性。有分析人土说,美国在东盟会议不同场合的“差异化”表态,也许会像今年的中美关系—样不断起伏。
中美外长会面,没见火药味
据“德国之声”报道,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中国外长杨洁篪在东盟地区论坛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共同呼吁不要让石油和天然气蕴含丰富的这片海域成为新的摩擦冲突地区。近日,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了关于在南中国海有争议区域开展国际合作的指导方针。希拉里在会晤前公开表示,赞赏中国和东盟日前就南中国海共同行为准则新文件达成原则一致。会见时,她希望中国同东盟紧密合作,共同落实相互间达成的“指导方针”。希拉里表示,对南海主权争议不持立场,无意卷入其中。此外,中方表示,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并未受到威胁。
“德国之声”说,中方还要求美国在有关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上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杨洁篪指出,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方的关心所在,其中包括西藏事务和其他敏感问题。卖方表示,美方了解西藏、台湾等问题敏感性,重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环球时报》记者在会议现场注意到,杨洁篪在和希拉里进场时,边走边笑着对她说,已经把记者安排在场内等侯了,这样能够拍出更多照片。而很多国际媒体也都以“和缓”形容中美外长此次会面。日本《朝日新闻》称杨洁篪和希拉里在记者团前握手、谈笑等,显示出友好的气氛。路透社称,中美外长似乎急于淡化世界最大经济体与亚洲新兴经济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该报道称,华盛顿曾宣布确保南海航行和贸易自由事关其国家利益,因而激怒了北京。中国指责美国举行海军演习引发地区紧张,上周中国对奥巴马会见达赖提出严正交涉。但在22日,中美双方看起来愿意搁置这些分歧,至少在公开场合是如此。路透社还说,美国官员表示,希拉里在巴厘岛同杨洁篪会面,揭开美国未来数月在亚太区高调外交的序幕。
此次会谈和去年7月河内东盟论坛会议上双方的“剑拔弩张”相比,气氛明显和缓。法新社称,这表明巾美双方已更清楚地认识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重要性,以及两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今年春天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外界已经察觉到,双方均有意缓和彼此间的关系。而在另一个棘手问题——朝核问题上,中美也再次展现出相互合作的姿态,22日,朝韩代表自2008年12月后,首次在巴厘岛举行朝核问题双边对话,这显然和中美两国的推动密切相关。
对于中美两国共同营造的氛围,法国电视一台评论称,双方的会晤让期待女口去年般火药味十足碰撞的人白等一场。评论认为,这表明中美双方都希望努力化解因主权争端而引发的南海地区紧张局势,并谨防这种紧张局势令中美两个大国卷入直接对抗之中。然而,也有媒体做反向解读。德国财经网22日说,中国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也使美国在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持谨慎态度。从奥巴马会见达赖,到征收反倾销关税,货币价值争议,出售防空导弹给台湾,再到南海军事演习,中美较量正转移到东盟会议。
美仍要:宣示在南海有“战略利害关系”
对于中美展现的合作态度,法新社说,中美外长会谈虽然表面气氛和缓,实际上中美又一次在南海问题上发生了争吵,这体现在会后双方的评论中。法新社称,中方代表团发言人说:“中”方提出了自己的关切,即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很重要。我感到美方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敏感性,他们同意进一步推动对话和互相了解”。而随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一道出访的一名官员说,希拉里将于23日就南海对美国和全球贸易的重要性作出“非常详细的说明”。“我们对于问题如何处理有战略利害关系”,该官员提到希拉里准备
在东盟地区论坛做出的发言时说,她将会突出南海“航行自由、合法商务畅通和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性。法新社说,希拉里的讲话很可能惹恼中国。澳大利亚联合通讯社说,尽管南海争议问题因中国和东盟在平息分歧—亡实现了“突破”,但中美22日的表态表明,两国的重要分歧依然存在。
自从希拉里2009年首次造访东南亚以来,美国越来越积极地参与该地区的政治。在巴厘岛,她将为今秋奥巴马访问奠定基础。美国《时代》网站列出希拉里此行的三大观察点:一是对中国的担忧。希拉里上任之初,即承诺美国重新关注东南亚。这也是一个警告。当美国忙于堂吉诃德式的反恐战争时,崛起中的中国与邻国交好,大力投资老挝、越南和缅甸等国。美国对中国地区影响力的不安从最近的“维基解密”公布的密电表露无遗,所以他们才会派出国务卿。二是聚焦海上安全。希拉里将介入围绕具有巨大的战略和象征价值的一些海上资产的棘手争端。希拉里去年说,美国在南海拥有“国家利益”。中国当然对此反对。鉴于美国的战略利益及其与菲律宾的长期关系,希拉里不太可能保持沉默。三是声援人权,就东道国印度尼西亚的人权纪录表态。
事实上,美国正一步步介入南海问题,实现其重回亚太的野心。“德国之声”称,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指导方针”是为了避免美国干预南中国海问题,同时东盟也希望会谈能取得一定外交成果,因此双方作出了最低限度;妥协,但该“指导方针”距离解决主权问题仍十分遥远。美国在这一海域在保障船只通行和贸易自由方面也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所以要加入进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则以“与华盛顿一起制约北京”为题指出,东南亚国家要与美国建立安全架构,以抗衡一个强大崛起的中国。中国作为新的中心,在南中国海岛屿的领土争端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日益表现反对美国插手的趋势。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文章说,去年这个时候,希拉里表示解决南海主权争议问题是美国的“外交首选项”,这让中国官员惊讶不已。今年,她似乎准备重申这个立场,我们静观中国是否同意。
“南千岛群岛综合征”在亚洲发作
在美国的支持下,一些国家已经按捺不住趁机在南海“捞一把”的冲动。继日本表示在东盟会议期间显示牵制中国后,澳大利亚也就南海争端挺身表达关切。澳大利亚联合通讯社称,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在与希拉里在巴厘岛会见后表示,表示南海争端解决事关澳大利亚利益,称大量贸易“经过南海至东北亚主要市场”。‘
俄罗斯《晨报》22日发表题为“南千岛群岛综合征在亚洲发作”的文章称,俄罗斯与日本围绕南千岛群岛的纠纷并不是这一地区特有问题。目前南海领土争端几乎将这地区所有国家都牵扯进来。在南海纠纷中美国公开表示,支持在这一地区所有与中国对立的国家。未来围绕南海领土争端将进一步升温,不排除日本也会利用与盟国联合的方式与俄罗斯争夺南干岛群岛的可能性。俄罗斯《生意人报》22日报道称,未来在南海将组建由美国参与的反华同盟。新加坡外交部消息人士表示,一些东盟国家希望让外部力量参与进来,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他说:“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已参与进来。但我们还希望包括印度、澳大利亚及俄罗斯参与。”
不过,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卢贾宁表示,女口果在这场领土纠纷中俄罗斯不得不与中国这个战略伙伴站在一边,那么将会恶化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这不符合俄罗斯利益。同时俄在这些冲突中未必能够发挥调解作用,俄离这一地区太远。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东盟中心主任苏姆斯基告诉“俄罗斯之声”,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经济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东南亚国家反华的理由挞很奇怪。他们认为,经济实力强大的中,国会寻求增强政治影响力。包括有可能采用不能被其邻国接受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目前,这种观点在这一地区占主导地位,该地区国家警惕地关注着崛起的中国。他认为,这一地区局势激化主要是由于美国参与。美在东南亚展开真正的政治反攻,南海领土问题已成为美国和中国之间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矛盾。
随着南海争议近日来逐渐扩大,联合国担忧引发更进一步冲突,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特别呼吁,希望南海问题能够透过区域对话方式和平解决。联合国表示,到目前为止,联合国方面尚未收到相关国家表达希望透过国际法庭解决争端的要求。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2023年10月3日,上午9:00,来自全国各地有志于中医康养的领导、朋友,齐聚雄安新区安新华洋温泉宾馆,本次活动主题为中医复兴、中医养老、离退休老军人健康养老,中医+康养探索养老新模式等一系列活动内容和议题。 [全文]
    2023-10-04 15:12
  • 据新华社 中央纪委近日印发《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了明确规定。  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设立“小金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为此,党中央、[全文]
    2009-09-15 10:42
  • 据新华社 中央纪委近日印发《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了明确规定。  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设立“小金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为此,党中央、[全文]
    2009-09-15 10:42
  • 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实施之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就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满足公众基本医疗用药需求、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全文]
    2009-09-15 10:4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