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主张之五
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希望搭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一个平台,共同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
—习近平
更加全面阐释
互联网多边治理体系
2014年7月,习近平在巴西国会演讲中提出互联网多边治理体系理念,此次阐释更加全面。“这是目前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最细致的互联网治理理念。中国互联网发展快并且愿意将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很多国家希望与中国互联网企业合作实现弯道超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对新京报记者指出,互联网治理强调多边,主要针对当今国际社会中网络治理不平衡的情况。
周汉华解释说,首先,互联网在美国产生,根服务器都在美国,美国也主导域名分配,这使美国在互联网治理中具有先天优势。其次,美国信息技术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美国对他国进行全程监控。再次,美国在国际上一直推美式互联网治理理念,否定其他国家的治理方式。
除了多边,这个治理方式还兼顾民主和透明,周汉华指出,民主意味着在治理互联网问题上主权平等原则,平等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透明则针对团伙和小圈子。
周汉华认为,首先应在国际层面上建立多边治理有效机制。越来越多国家支持基于联合国的互联网多边治理体系,而不是按照美国的所谓多利益攸关方的思路。
“互联网治理还是要以国家为单位,以联合国为基础。”王义桅也表示。
话语权取决于
国家在网络领域竞争力
国际层面上努力的同时,在国内则要提高自身互联网治理水平,周汉华表示,这些在习近平讲话中也体现了,即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演进,这个治理就强调多边性和多元性。例如,通过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配合政府法规,建立有效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做到网民依法上网,企业依法办网。
中国在努力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互联网新秩序,这能否得到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更多认可?周汉华认为,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即我们提出的主张本身是否符合事物规律。互联网行为主体是有国界的,传统法律、国际法基本原则,特别是国家主权平等、和平共处等原则,这在中国提出的互联网治理主张下是可以得到有效实现的。
除此之外,还取决于中国互联网实力增强。周汉华解释说,话语权取决于国家在网络领域竞争力,中国不论在互联网企业国际竞争力、网络普及率,还是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都在飞速提高。因此,我们的发言权已经和原来大不相同,如果按照这个节奏稳步推进,越来越多国家会看到这是成功的中国经验,即中国成功的治理理念使网络造福于民众,用网络发展事实使中国主张被国际社会接受。
李晓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个讨论治理的平台。在我印象中,这是习主席第一次在我们主场的国际会议上系统地阐释这样的主张,全面系统地让外界了解中国的治网主张。我认为,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二十周年之际,提出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互联网治理进程,发展与治理并重,恰是时机,意义深远。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我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联合主席,今天听了习主席的讲话,我也在思考:共享、多边、开放、和谐、透明,这些原则对全球互联网的影响力将会非常大。开放、共享、透明,是未来治理的关键,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维纳·措恩
德国互联网之父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提出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将能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我觉得互联网治理,对于中国互联网和全世界互联网发展都大有益处。
李成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
习主席此次演讲让西方刮目相看,他对互联网治理所涉及内容谈得很全面,从安全到经济再到文化等等,他阐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姿态,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提出这样的主张,在未来几年中,会对世界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