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晚报》报道,1月16日上午,重庆市公安局将30名扒手分别押至闹市请市民辨认和举报。不少市民对此举拍手称快。
但该报道经网络转载后,引起网友热议,有人称赞,也有人质疑此举侵犯小偷人格权利。
扒手编号游街供人辨认
民警通过扩音器,将这些扒手的抓获地点和作案活动范围告知市民。
当日上午9时许,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长途汽车站。全副武装的反扒民警依次将30名扒手押解至广场上,排成两行,引来不少市民围观。
重庆警方没有公布扒手的姓名,只是为他们编了号。“1号扒窃违法人员是1月11日抓获的,该扒手长期活动于大渡口区的集贸市场、步行街和公交车站等地……”民警通过扩音器,逐一将这些扒手的抓获地点和作案活动范围告知围观市民。
“早就该这样处理了。”围观市民张红女士说,一周前,她在重庆市朝天门小商品市场购物时,失窃5000多元货款。“要是那个扒手在面前,非上前踢他几脚不可。”
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高晓东称,这些扒手几乎都是惯扒,全是最近抓的现行。之所以押到车站闹市,是希望曾经失窃的市民现场辨认和举报,同时,这也是警方对扒手作案现场的恢复、重建等系列案侦工作的手段。
扒手打“飞的”重庆行窃
重庆建起“扒手信息库”,将与其他省市互换信息联手反扒。
重庆警方称,有些扒手专门到全国各地流转“赶场”——一旦确定目标所在地要举办大型活动后,他们就会乘坐飞机前往。去年,一伙扒手打“飞的”前来重庆,不过在解放碑步行街才一伸手就落入法网。警方同时透露,去年奥运会期间,有些省市的扒手提前半年就乘飞机前往北京摸底。
高晓东称,为严厉打击扒窃违法犯罪,深挖余罪和打击销赃渠道,目前重庆市警方已建立了“扒窃人员信息库”,收录了近5年来抓获的扒窃人员的相关信息。重庆市公安局将与北京、上海等地公安机关互换信息,联手在全国掀起反扒风暴。
新闻链接
“扒手游街”引网友争议
在某门户网站上,关于该报道的留言多达上千条。大部分网友拍手称快表示支持,但也有部分网友对此持异议,认为警方此举侵犯了扒手的人格权利。
“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做,不违法就行!支持公安!”河北邢台一名网友这样留言。“现在的小偷很多都是惯犯。你抓了,处理了,一出来又接着偷……”广东一网友则这样无奈写道。
“不赞成做法,但很欣赏取得的效果!”“虽然当街示众大快人心!可是小偷也有人权!”留言中的不同声音也有相当数量。记者在留言中看到,持这两种观点的网友交锋很激烈,并直接引发“口水战”。
上一篇 2009年8大科学突破
下一篇 “黑电台”指挥千辆“黑车”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