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发改委查出厂价掀药价老底

◆发布
发改委掀药价老底
查药品出厂价将制度化
国家发改委11月22日发布《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将自12月1日起对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药品开展出厂价格调查。
药企应按调查要求如实填报《生产企业及药品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药品出厂价格调查表》,调查人员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核实调查药品规格,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至2个规格开展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药品出厂价及销售等有关情况。出厂价包括最高和最低出厂价以及平均出厂价格;现行零售价项目分为国家定价、产地省定价和企业定价;销售情况细分为销售收入、销售数量以及销售人员数量。药企拒报、虚报、瞒报、不配合调查的价格违法行为将被追责。
◆调查
新旧招标方式
药价相差近一倍
在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施一年之际,全国超过2/3的省区市按新机制出台了采购文件,确实有效地降低了原来的药品价格,但是还有北京等九个省区市未严格按照新机制采购和未出台文件。而至于9个省区市为什么目前尚未严格执行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国务院医改办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新旧招标方式差别表现在什么地方?举个例子,一种药品出厂价是6毛钱。实行新招标方式的河南中标价6.7毛,山东省7毛,陕西省6.8毛。没实行新的招标方式的北京则高达11元。
从药品生产到药品代理公司,再到政府的招投标管理部门和医院,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链条?正在推行的药品集中招标政策,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高的利润?面对舆论关注,国务院医改办就多地药品价格高利润现象做出回应。有关负责人表示,常用药品的利润之所以出现不同地区这么大的差异,其原因正是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推行进度不一。
药越贵加价越多
医院希望高价中标
明明经过了政府的集中招标,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高的利润?
记者调查发现,越高价的药越容易中标,因为参与招标的专家队伍,大多数都是来自医院的一些院长、知名的医生,因为有一个加价15%政策,所以他们都希望药品高价中标,高价中标加15%利润就会更高了。如果一种药中标价是1元,加15%的话,医院只挣0.15元;如果中标价是100元,医院就能挣15元。目前药品招投标没有人去监督、监管,所以它不管以什么样的价格中标,谁也不能说这个属于高价中标了。所有的药厂包括医药公司都知道,我这个药要中标,必须要高价中标,如果不高价中标等于没有中标,属于死标。
只要医药公司、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利益均沾的潜规则不改变,药品中标价就很难回归到合理范围。解决药价虚高、整治药品招投标中的种种乱象,已经刻不容缓。
医药代表90%的利润
支付医院医生回扣
流通环节的潜规则到底潜在哪儿?举这个例子,出厂价6毛钱,销售代理公司4元钱卖给医药代表,3.4元被销售代理公司挣走了。医药代表开始按照旧的机制来进行投标,弄到了11元的中标价,中间的差价就是7元,这7元被哪儿拿去了?医药代表只拿走了10%,剩下90%变相地以回扣的方式到了医院和医生那儿,最后医院这儿卖出去的是12元,我们看到的利润才1元钱,但是秘密都在这90%里,6.3元加上1元是7.3元,这7.3元跟医院、医生有关系。
◆声音
专家:政府应该放开管制
新医改政策研究专家朱恒鹏研究员指出,实行药品招投标政策的初衷也是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结果却被某些利益团体钻了空子,利用政策,在中标价的制定、药品的批发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遵循“潜规则”,相互勾结,形成了利益链条,成为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专家强调,只要利益均沾的“潜规则”不改变,药品中标价就很难回归到合理范围。解决药价虚高,除了要整治药品招投标中的种种乱象,还应当对药品加成政策进行调整。
据了解,目前二甲以上的公立医院必须按照中标价采购药品,购进药品后再加成15%卖给患者。但实施过程当中却往往造成医院偏爱高价药,一些治疗常见病的便宜且好用的药品却进不了医院的采购目录。
北京大学教授、新医改政策研究专家顾昕说:“假如政府解除15%的管制,让医疗机构拥有自主权,可以到市场去挖掘便宜的进货渠道。”他说,政府放开管制,不管是患者、医保基金还是医院,都能受益。
医改办主任:
破除以药养医是治本之策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孙志刚表示,不增加政府投入,很难解决这个以药养医的问题。我们现在提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首先不是改公立医院,首先是改政府自身,改革我们自己一些体制机制,调整我们一些政策。政府应该首先是检讨我们自己,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导致我们办的医院出了这些问题。不隐讳问题,不回避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新闻延伸
央视多次报道“药价虚高”
同一款药不同城市标价相差近一倍
2011年11月22日,央视《新闻1+1》
一种药品出厂价是6毛钱。实行新招标方式的河南中标价6.7毛,山东省7毛,陕西省6.8毛。没实行新的招标方式的北京则高达11元。
部分药中间利润率超6500%
2011年11月2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为每支0.32元,中标价为18.49元,医院零售价为21.26元,中间利润率竟然高达6500%以上。
克林霉素磷酸酯利润率达2000%
2011年11月13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据调查,一种名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药品在北京和山东的医院里价钱竟然相差4倍,药品出厂价到终端利润率高达2000%。
治癌药恩丹西酮利润率达2000%
2010年5月26日,央视《新闻1+1》
有国家正式批号的恩丹西酮原料药,每公斤的市场价为6万元,可以分装12万5000支8毫克的针剂,平均每支的原料成本不足一元,加上包装及工资、管理等费用,成本也不到四元,而在医院的零售价却是每支80到90元。如果以出厂价为基准计算,这个药的利润率高达2000%左右。
芦笋片利润率达1300%
2010年5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竟卖至213元,利润率高达1300%。
                          据央视、京华时报等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原海陆空退役首长考察团走进保定爱博中医医院、爱博中医康养小镇(福夡养老公寓)调研活动在保定市爱博中医院成功举办 5月28日上午9时,老首长们来到保定爱博中医医院,进行参观调研。前来调研的首长有 杨金凌 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卫生局长 原坦克六师团职 宋[全文]
    2023-06-19 16:03
  • 2007年1月底,震惊全国的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腐败窝案相继作出一审判决,阜阳中院先后三任院长尚军、刘家义、张自民被判入狱。记者日前赴阜阳调查获悉,尽管腐败窝案判决已经一年有余,但一些行贿者却毫发无损,仍然戴着买来的“乌纱帽”。 何涛就是其中一名行贿者,他曾连续向刘家义、张自民两任[全文]
    2008-06-10 17:08
  • 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刚刚担任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两个多月的段春霞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然而,段春霞被撤职还不到一年,又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突然于今年3月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消息传出,当地一片哗然。公务员法及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全文]
    2008-06-11 21:33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29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