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甫一结束,松原,这个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接合部的小城就再度处在了风口浪尖。高考抄袭舞弊已经成为当地公开的秘密,考生和家长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都被卷进这个异化的漩涡。暴力、金钱、丑闻,一场利益争夺和重组的浮世绘就此上演。
6月9日一大早,李明全(化名)夫妇气冲冲地到吉林省松原市招生办为儿子讨说法。他们的儿子李爽(化名)在8日上午的高考中,考卷被后面一名考生抢走抄袭,以至于最后未能答完题,而且答题卡也被撕坏,这一科成绩受到严重影响。
“我儿子学习好啊,本来是要考清华的,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这两天,没想到出了这事儿,连一般大学都上不了了,孩子哪能受得了啊!谁能给个说法?谁能为这件事负责?”李明全在招生办大声嚷道。他无法保持冷静,他爱人则眼圈通红说不出话来,而他们的儿子此时正在家里蒙头哭泣。
教师卖作弊器获利80万
高考前夕,一则不大不小的丑闻在松原市扶余县传开:扶余县第一中学两名教师因出售作弊器材而被抓捕。扶余仅有一中和三中两所高中,一中为省重点中学,规模较大。
松原市公安局的李警官向记者展示了警方收缴的微型耳机和发射装置。微型耳机直径只有几毫米。有一种微型口腔骨传导耳机,不用耳朵,直接放入口腔即可感知声音。
接收器收到对讲机或车载电台发射的无线电语音信号,骨传导耳机收到后,使用者通过口腔中骨骼感知声音,不会被人察觉。这些作弊器材的电波能传到二三百米左右,在此范围内的旅店、居民楼都可能成为作弊团伙的藏身之所。
记者从不同渠道获悉,通过出售作弊器材,涉案的扶余一中教师几天内就获利80万元左右。
一位家长说:“她本身是一中的老师,你是学生,你买外人的还是买她的?当然得相信她呀!所以,她卖的价高,但是买的人还多。”
该校高三10班一位学生透露,两名老师中的主谋是这个班级的女英语教师。6月3日考生分完考场,她就组织“顾客”测试效果,模拟实验他们能否正常接收信号,恰被省里派来的电信专家探测出来。
但只买设备没用,还得另买答案。每场开考后,场内的人会把试卷拍照传给作弊团伙,场外的人组织高手团队解题,再把答案发给考生,整个过程大约耗时1个小时。
有人告诉记者,一台5000元的设备,连同答案就要价20000元。但行情因答案的“质量”而定。有出售者打包票,使用设备后,包进本科院校或包进重点大学,考试成绩不到本科线不收答案的费用,过了本科线收16000元,超过重点线收40000元。
扶余三中高三教师刘芬(化名)气愤地对记者说:“一中这个老师太过分了,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了,坑学生,坑家长!”
记者向吉林省公安厅来松原巡查的张队长询问,前郭五中是否有考生因使用作弊器材被抓获,他告诉记者,共有9名。
“买场”——好学生是赚钱的
一位高中女生坦率地和记者说,外地学生之所以要到扶余来参加高考,是因为“在这块儿考试有手段”。她解释说:“可以买场啊,只要有钱都行。假如说你在别的地方考500分,在这儿能考600分。”
在松原,外地人听不懂的“买场”,就是花钱买通监考老师和同一考场的其他考生,抄袭他们的试卷。被收买的老师不但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可帮忙传答案,或者放风,以免被巡视员撞见。
前郭五中一名考生说,自己所在的考场监考并不严格,他就亲眼看见一位监考老师给一个考生递纸条,假装掉在地上,“那个考生捡起来就抄”。
家长们感慨,“学习好是赚钱的”。成绩好的学生,不仅可免学费、拿奖学金,还能在高考考场上卖答案,大赚一笔。
记者听学校门口的一群考生说,据他们了解,买一场在3000元左右,中间人会收1000元。语文由于答案不好确定,买场现象较少,其他三科合计9000元。人群中冒出一句粗话:“他妈的,都得有钱的,没钱谁买?”
一名高一学生说,去年自己表哥家花了近10万元买场,既“买”老师也“买”学生,然后全场乱抄都没人管。
对于儿子的将来,扶余县一家饭馆的老板王锋(化名)表现得胸有成竹。“我给孩子运作了”,他有些得意。“反正我家孩子考不上的话,这个考场就基本没人考上了。”
王锋的儿子是扶余一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之一,模拟考试400多分。通过父亲的“运作”,儿子有望达到480分左右,这是家里估计的本科线。
记者问:“今年查这么严,你们怎么运作?”他说:“到里边就松了。”一边抱怨生意难做,王锋一边说:“谁家都得舍得这一万两万的,这十多年都拿了,还差这一点?”
监考老师“不敢太深管”
高考第一天,记者在松原市实验高中考场随机问了几个考生,普遍反映“监考不严”,有的考生说,考场内很多人用无线耳麦,还有人传纸条。
一位同学说:“老师不敢太深管。只要你别让巡场的看到,给老师添麻烦。去年有老师管得太严,让人给揍了。”很多家长也持这样的看法。王锋说:“监场老师都有胸牌,你要是对我不利了,我考完后找你。”另一些家长说:“老师要是看到抄,也当没看见,都是本地人,本地多出几个大学生不挺好吗?”
另一方面,那些学习好又不愿“卖”场的学生,如果不想被别人打扰,也可以交钱“买保护”,就不会受到打扰。
同样望子成龙,中学教师刘芬不同于饭馆老板王锋的乐观,她十分忧心孩子的前途。她说,以孩子的平时成绩,如果考风正常,谁也不抄,“本科稳走”,但在其他考生抄袭的情况下,就会成为可上可下的“边缘生”。她说:“我非常担忧,考风不端正,学风怎么也改正不了。”
但在高考这两天,刘芬背离了她的信条。“我对孩子说,为了公平点,在场上你能抄就抄,能答多少算多少。一上考场我就嘱咐,我说实在都抄的时候,你也得回头看看,别在那儿不动啊。”
守在熙熙攘攘的考场外,当记者询问扶余一中3名高二学生,明年高考会不会考虑作弊时,有人回答“看吧”,有人回答“嗯哪”。
据《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 山西高考“高科技”作弊案内幕
下一篇 央视主持人方静:我不是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