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成都公交纵火疑犯身世调查

              ■调查之现场
   土地被征和女儿分到4套房

  记者通过警方得知,张云良的户籍就在苏州市高新区辖区内的浒墅关新区派出所,其户口在一个名叫“阳山花苑”的小区。
  记者日前来到该小区,里面住着动迁农民4万多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建立后,原浒墅关镇18个行政村的大批被征地农民搬进了该小区,其中就包括张云良所在的原浒墅关红星村的所有村民。记者打听后得知,张云良和两个女儿一家动迁后,共在阳山花苑小区分到4套小户型的住宅,价值至少200万元,4套住宅有的出租,有的空着。

   准备丧事的木圆堂尚未拆除

  在阳山花苑一区12幢楼前,搭建着两个长长的棚子,四侧是木板,顶上盖着油布。旁边,还有一个搭建一半的小棚子。“这是张云良的家人准备为张云良办后事用的木圆堂,后来不办了,却不见有人来拆除。”附近一路人说。
  与张云良曾经在原吴县铁矿工作过的工友徐先生说,在张云良被确认死在成都公交车上后,其家人回来就张罗了丧事,后来,因为张云良涉嫌纵火引燃公交车,丧事这才停下来。
  让徐先生不解的是,丧事没办,张云良的两个女儿和其他家人都好像失踪了,听说两女儿是被控制了。

               ■调查之家庭
      两个女儿“很争气”
          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

  据小区居民介绍,张云良的两个女儿“很争气”,都学有所成找到不错的工作。“大女儿原来在银行上班,后来辞职到了一家台资企业,当了副总,小女儿在镇上幼儿园教书。”“张云良两个女儿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听说大女儿现在年薪百万。小女儿的丈夫是做生意的,好像是一家租赁公司的老板。”

         和妻子关系不好
   没赚到钱要女儿“孝敬”

  据小区内一小卖部的老板说,她认识张云良的妻子顾女士,但从来没见过张云良。以前,顾女士在当地一家绣花厂上班,因张云良长期外出不归,家里全指望妻子支撑,但两人并没有离婚。顾女士并不住在阳山花苑小区,而是住在浒墅关镇上的师古浜。
  据小区内一位了解张云良家庭情况的王先生介绍,张云良长期在外,已漂泊了20多年,可并没挣到什么钱,即使挣了点也被挥霍了,反而不断向家里要钱。两个女儿开始每月给他寄去600元,后来给多少就不知道了。两个女儿家庭条件都可以,并不在乎那点钱,主要希望张云良能回来安度晚年。

                  ■调查之轨迹
从小性格外向  17岁参军到过越南

  记者还找到了张云良的一位老邻居——65岁的张宝兴老人。他与张云良从小就是很要好的玩伴。据老人回忆,张云良从小性格外向,非常调皮,17岁就参了军,其间还跟随部队到过越南。4年后,退伍回来的张云良很快便娶了村支书的女儿,“村支书的女儿很漂亮,张云良还是有点本事的。”

  南下广州经商后有点“六亲不认”

  复员后张云良被分配进吴县铁矿工作。“大概是1976年左右,张云良跟人去了广州一带。”吴县铁矿的原矿长陆先生说,当时,张云良做生意不在行,就跟在老板的后面打杂。然而,自从这一次出去后,张云良和原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去好像不想家,很少回来,没有家庭责任感,并在外面学会玩了,喜欢嫖娼。”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回来找过我,具体年份记不清了。”陆矿长说,张云良自从外出后有点“六亲不认”,“妻子、孩子不顾,连父母去世了都没回来。”

      在苏州曾被债主追债
  解除收容教养还不满3年

  记者从苏州警方一人士那里了解到,张云良曾被多家债主追债,也因此被警方拘留。“据调查,事发时,张云良解除收容教养还不满3年。”那么,张云良在事前打了电话给家里,还说了“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为何家人没重视呢?张云良原单位的工友朱先生认为,张云良一方面是离开苏州后,在家乡留下了不好的名声,另一方面家人对他的话也难以全信,“可能是认为他借口要钱而已吧,没想到他真的这样做了。”

   孤身漂在成都患有“皇帝病”

  2006年,张云良来到成都。他孤身一人在外如何生活,以前熟悉他的人都难以知晓。不过,就在张云良被认定是纵火嫌疑犯后,7月3日,网友戴燕林在天涯论坛上发帖称,张云良曾到他的公司应聘过。
  “我问他为什么千里迢迢到成都来,苏州不是很好吗?他一会儿说是谋求发展,一会儿说自己年轻时是建行行长,一会儿说在谋求大业,只是暂借此处歇脚。”接下来的交谈中,戴燕林得知张云良不能吃海鲜,因为有“皇帝病”。“原来就是痛风。他说是因为他年轻时山珍海味吃多了,落下这一毛病。”
  后来,戴燕林让张云良先回去,需要人手的时候会电话通知上班,但张云良再也没出现过。

   纵火动机到底为何尚是谜团

  据成都警方通报,张云良案发前暂住成都市,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
  对以上通报,众多网友有些不解。“家庭条件这样优越,张云良为何不回家?”“他又为何长期在外漂泊?”“他纵火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纵火是无依靠,还是无颜回家所致自杀?一切都还是个谜。

      他们眼中的张云良

 老邻居:“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

  曾是红星村二大队干部的查金根老人也住在“阳山花苑”小区,他对张云良的第一句评价就是:“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据说年轻时的张云良在村里的口碑就不是很好,经常私占公家东西、总是骗人,是他的两个最大缺点,不肯安心种地则让村里的老人替这个年轻后生的未来担心。  

 老领导:“人不敢做的他能做到”

  “张云良很聪明,心计不少。人不敢想的,他能想出来,人不敢做的,他能做到。”据张云良的昔日矿长陆先生说,通过一件事,让他看到了张云良有着一定的“本事”。
  一天,张云良下井干活回来,发现自己价值上百元的手表没了。张云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但案子迟迟没破。不久,张云良急了,决定自己破案。“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本领,竟真的破了案,在矿上一员工那里把手表找回来了。”陆矿长说,案子破了,张云良认为警方不如他有能力,于是在矿上连偷两块手表让警方再来破案。
  陆矿长说,或许是张云良和警方赌气,当两名被盗矿工报警后,警察还没来,张云良又把手表分别还了回去。

         【声声入耳】
  系列悲剧警示社会心理危机

  从失意农民工抢出租车撞王府井大街上的逛街者,到珠海泥头车撞学生事件;从惠州公交车司机驾车狂奔伤亡多人,到成都的“6·5”悲剧,近年来接连发生的街头悲剧,无不表明这个时代正在经历复杂的心理危机与社会危机。
  随时随地关注社会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跨越这场社会危机与心理危机的关键,仍在于以权利为公约的公民教育。一个真正成熟的公民,只会就自己应得的权利讨价还价、就事论事,而决不迁怒于他人,以剥夺或消灭他者的权利甚至生命权利宣泄心中的不满。                                    
                                               ——新京报 

     公交燃烧后的众生相

  张云良是一个懦弱到阴暗的灵魂,同样是在案发后,一位自称“成都市动物园员工”的妇女,在现场爆出猛料,称她在陆军总医院地段就已发现公交车在冒烟,如此捏造,也许只为现场“新闻人物”的一种成就感,却误导公众,混淆真相,使事故的调查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并伤害了事件中的当事人,比如当时的公交车司机。这样的作为,非愚昧与扭曲不足以解释。面对成都公交燃烧的人为灾祸,幸存的人们在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而我们在审视这世界已经存在的生活时,必须审视自身的精神内核,而不是一味指斥制度。
                                                   ——晓宇
  
           “真相”水落石出
      公众疑虑如何破解

  事故“真相”水落石出,但某些网友质疑声仍然不断。有的怀疑62岁的张云良不可能嫖娼;有的认为打火机防风罩不一定是他的;有的怀疑引发这样大火需要大量汽油,其可能拿不动;有的直截了当认为,“真是这样吗?现在已死无对证了,怎样说都可以”,“又一个替死鬼”等等。网友们这样纠缠不清,怀疑、讽刺,并非是“一根筋”做法。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根源在于:当下信息不对称,某些公安机关平时执法不力,办案不透明。显然,破解公众疑虑需要警方客观、公正执法,逐步提高公信力,才可能扭转这种尴尬局面。
                                               ——李万友

       专业部门为何赢不过
       “业余的专业人士”

  自周老虎事件以来,网民中的“业余的专业人士”对一些公共事件条分缕析,获得频频喝彩。成都“6·5”悲剧发生后,有网友做了看起来比警方更专业更细致的分析,还有人从新华网前后发布的两则报道中找到疑点。他们及时而积极的表现十分抢眼,因而获得网络舆论的信任也与日俱增。而这种信任,原本应是留给那些真正的“责任专业部门”的。当不少人选择更相信网民中的“业余的专业人士”时,说明我们的社会信任工程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 长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原海陆空退役首长考察团走进保定爱博中医医院、爱博中医康养小镇(福夡养老公寓)调研活动在保定市爱博中医院成功举办 5月28日上午9时,老首长们来到保定爱博中医医院,进行参观调研。前来调研的首长有 杨金凌 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卫生局长 原坦克六师团职 宋[全文]
    2023-06-19 16:03
  • 2007年1月底,震惊全国的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腐败窝案相继作出一审判决,阜阳中院先后三任院长尚军、刘家义、张自民被判入狱。记者日前赴阜阳调查获悉,尽管腐败窝案判决已经一年有余,但一些行贿者却毫发无损,仍然戴着买来的“乌纱帽”。 何涛就是其中一名行贿者,他曾连续向刘家义、张自民两任[全文]
    2008-06-10 17:08
  • 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刚刚担任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两个多月的段春霞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然而,段春霞被撤职还不到一年,又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突然于今年3月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消息传出,当地一片哗然。公务员法及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全文]
    2008-06-11 21:33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29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