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兄弟劫持人质筹钱救母
今年4月21日上午10时许,重庆的张方述、张方均兄弟合谋绑架勒索财物为母治病。二人来到广州白云区三元里古庙附近后,张方述持刀劫持女子邝×明作为人质,张方均展示写有“我只求有关部门能够贷款给18000元”等字样的海报,向有关部门索财,经劝说仍不释放人质,后公安人员强行将人质解救出来。
27日上午,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对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庆兄弟当街劫持人质筹钱救母”案作出一审判决:以绑架罪分别判处哥哥张方述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弟弟张方均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兄弟俩获从轻处罚
上午9时50分,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对备受社会关注的“兄弟劫持人质筹钱救母”案作出一审判决:以绑架罪分别判处哥哥张方述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判处弟弟张方均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方述、张方均无视国家法律,在公共场合绑架他人作为人质,虽然两人绑架他人是为了筹钱救母,有别于一般的绑架罪,但其行为仍构成绑架罪。法院认定哥哥张方述是主犯,鉴于在绑架过程中没有伤害人质,且归案后认罪态度好,可从轻处罚,对弟弟张方均减轻处罚,同时适用缓刑。
对判决结果,两被告人张方述、张方均均表示没有意见,不上诉。其辩护律师也说没有意见,并“感谢法官”。宣判完毕,法官又宣读了一份情真意切的法庭教育,并带张方述、张方均进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辅导。
当庭宣读法庭教育
法官当场宣读了一份情真意切的法庭教育,告诫两名被告人“行孝也要遵纪守法,不能违法而任意妄为”,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危害了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公众的安全感,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同时希望两被告人能吸取教训,认识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好好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孝敬父母,回报社会。
为了缓解被告人在宣判阶段的紧张焦虑心理,引导被告人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理性对待判决结果,宣判结束后,法院安排心理咨询师对张家兄弟进行了心理辅导。
【法官解析】
为何从轻处罚?
法官认为,鉴于两被告人在绑架人质过程中,没有殴打、侮辱人质,也没有造成伤害后果,最后亦没有实际索取到财物,两被告人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较轻的绑架行为,依法可以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科处刑罚。
为何弟弟判缓刑?
法官考虑到弟弟张方均在案发过程中,未直接对被害人实施劫持和人身威胁,犯罪情节较轻,归案后能认识自己的罪过,能真诚悔罪,对其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对张方均适用缓刑。
据《羊城晚报》等综合报道
法学教授:轻判不能误读
为了“筹钱救母”,张方述铤而走险,与其弟张方均闹市持刀劫持女人质。这个被媒体形容为“人间悲剧”的案件,从事发至今,社会关注度一直不减,孝道和正道如何平衡,相关争论依旧热烈。
在上月27日一审开庭时,公诉人出乎意料地为被告人“求情”,在指出“为了给被害人一个公道,维护法律的公正,两被告人应该受到惩处”的同时,又提出“与一般人犯罪不同,是为尽孝铤而走险,建议轻判”。
在《刑法》400多个罪名中,“绑架罪”是起点刑最高的一个罪名,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何看待法院的一审结果?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暨南大学法学教授梁玉霞。她表示,犯罪问题,既是个人问题,又是社会现象。从法院今天的判决看,显然采纳了公诉人的建议,对张家兄弟作出了轻判。但梁玉霞认为,对于这个轻判,不能误读,“张氏兄弟尽的虽是孝道,碰的却是法律防线,所以,他们理当为这种带有主观故意色彩的行为负责,给法律一个合理的交代。道义和人情,不可能完全替代法律,这是法制社会的规则之一”。
【案件背后】
一见记者,张母连说谢谢广州好心人
9月24日傍晚7时许,在辩护律师刘名奎及重庆晨报记者的陪同下,矮瘦弱小的谢守翠走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是谢守翠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之前,她甚至连老家开县县城都没有去过。
对谢守翠而言,广州是一个让她伤心又让她感动的城市——儿子在广州犯下大错,如今正关押在看守所;好心的广州人不仅捐款给她治病,还资助她来广州看望儿子。当见到来接她的广州记者,谢守翠有些激动,说了好多遍“谢谢广州的好心人捐款给我治病”。
约见法官,两度下跪掩面而泣求轻判
25日上午9时左右,支撑起病弱的身体,谢守翠爬上白云区法院门前高高的阶梯,应约来到第五法庭。随后,在律师的陪同下,谢守翠与法官进行了47分钟闭门面谈。其间,谢守翠两度给女法官跪下,掩面而泣,哀求法官轻判。法官数度停下交谈,安抚其情绪。法官承诺会在宣判后安排母子见面。
上一篇 重庆“黑老大”坐牢竟如度假
下一篇 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