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电白县麻岗镇的一批不法分子,采用“猜猜我是谁”的电话诈骗手法,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肆行骗,受害人遍及17个省份,从而让电白县戴上了“全国打击电话诈骗重点地区”的帽子。公安部日前通报,经过半年多的专项打击,“电白籍”人员电话诈骗警情已得到有效遏制。
“电白籍”电话诈骗人员“忽悠”17省份
电白县是粤西茂名市唯一靠海的县,以全国最大的香精香料产销量和拥有广东最大的渔港而著称。然而,在近年来蔓延全国的电话诈骗犯罪高发态势中,“电白籍”电话诈骗人员的“崛起”,给这个美丽的海滨小县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茂名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沈东明介绍,从2007年开始,茂名警方陆续接到外地公安部门关于协办案件的请求,因为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多起电话诈骗案件的嫌疑人经查均是“电白籍”,作案地远至西藏、新疆,被骗人员甚至有副省级官员。“这种情况在2008年达到一个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外地警方请求茂名警方协查电话诈骗案件的共有17个省份的160多个县市。”沈东明说。
这一现象引起各级政府和警方的高度重视,电白县也于2009年初被戴上“全国打击电话诈骗重点地区”和“广东省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两顶帽子。茂名和电白警方于2月份成立了打击电话诈骗工作组,由党政领导挂帅,拉开了专项打击行动的序幕。
据介绍,涉及“电白籍”人员的电话诈骗案件几乎都是发生在外地,由外地公安部门立案,电白警方只是协办,为有效开展打击行动,茂名和电白警方变协办为主办,主动挖掘电话诈骗线索,向全国的“电白籍”电话诈骗人员“开战”,到全国各地侦办案件。
从3月份开始,电白县对所有镇村进行大排查,“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了解每户外出人员去向、家庭收入来源等情况,排查出电话诈骗重点对象903人,列为“高危人群”。不久后,警方又到“高危人群”家中回访,要求家属劝说外出人员回来交代问题、投案自首;对列为犯罪嫌疑人的,发出通缉令。
通过坚决打击,电白县1至7月共打掉电话诈骗团伙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8名。4月28日,当地警方打掉一个横跨广州、惠州、珠海、佛山、茂名 5地的特大电话诈骗团伙,抓获29名犯罪嫌疑人,侦破案件50宗,涉案地包括湖南、新疆等6个省和自治区。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大量“电白籍”电话诈骗人员陆续从外地回来投案自首,目前已达40人。
“打个电话就来钱”的黑色诱惑
警方分析发现,“电白籍”电话诈骗人员绝大多数来自该县的麻岗镇,40名投案人员全部来自该镇。
麻岗镇后官田村村民杜君明老人说,村里一小部分人外出“做生意”赚了大钱,就回到村里鼓吹“打个电话对方就打钱过来”,让很多幻想不劳而获的人十分羡慕,特别是少数抱着“一夜暴富”心态的年轻人,很容易误入歧途。今年以来经过打击虽然效果很明显,但还是有些人不死心,“因为来钱太容易了”。
记者近日在麻岗镇了解到,当地外出从事电话诈骗的人员大多是靠亲戚、朋友帮带,一带十、十带百,各自组成一个诈骗团伙作案。近期到派出所投案的人中就有很多是亲戚、父子、兄弟等一同前来。从事电话诈骗的人员大部分是读书很差的,退学一两年找不到工作干,外出务工后部分人嫌打工辛苦、收入低,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村里有几个人学到这种犯罪手法,便会带动一大帮。
犯罪成本低、来钱快,是电话诈骗的“致命诱惑力”。据广东省公安厅刑侦部门介绍,电话诈骗犯罪高发,除了境外犯罪输入的推动外,其高额回报更强烈地驱使着犯罪。这种源自台湾的犯罪由于在发源地受到严厉打击,一批犯罪分子逐渐把目光转向福建,并扩散到广东、海南等省。2007年以来,广东警方共受理该类警情17751起,群众损失金额达2亿余元。
茂名市公安局副局长周沛洲说,不法分子只要具备手机、电话卡、银行卡就可以作案,打个电话就来钱。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动辄被骗几万元、几十万的电话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个别案件被骗金额甚至超过300万元。
遏制电话诈骗任重道远
据茂名警方介绍,“电白籍”电话诈骗人员几乎都是采用冒充熟人的“猜猜我是谁”诈骗方式,而新的电话诈骗方式已经逐步发展为以当事人电话欠费、汽车退税、虚假购物消费、账户被人盗用或者涉嫌犯罪为由进行诈骗的犯罪形式,欺骗性更强。要从根本上遏制电话诈骗犯罪,仅靠一个地方的公安部门是不行的,必须加强综合治理:首先亟需建立全国联网的电话诈骗高危人群和报案信息查询网络。其次个人信息保护亟待加强。此外,金融和电信部门要发挥“拦截”电话诈骗的作用。
上一篇 不要在中印领土争议地区挑起事端
下一篇 检方提前介入白家峁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