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五周年仅余5天。作为该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今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履约5年内,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中国失约,已成定局。
烟草之患
吸烟50年终招致肺癌
看着护士将输液针头插入自己手背的静脉,老龙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这是去年12月29日。“是肺癌,我知道”,老龙淡淡地说道。
作为一名行政办公人员,老龙烟不离手,烟龄至今已有50多年。除老龙外,宣武医院的胸外科病房内还住着40多名肺癌患者,其中九成都与吸烟有关,年龄最小的仅30多岁。
据《2010中国控烟报告》,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内我国二手烟的受害者增加了2亿人。
烟草之利
社会经济效益降至负600亿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表示,烟草行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的纳税大户,导致政府很难对其“下手”。为此,60多位专家历时一年半对控烟与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烟草流行是中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业已成为最大的健康危害型产业。
该份名为《控烟与中国未来》的报告将于明天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在我国,烟草导致的健康危害已使其社会经济效应呈负值,去年,其社会净效益已由1998年时的正1.5亿元骤降至负600亿元。
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吸烟导致的年死亡归因会达到300万,占25%。
烟草之治
控烟行动应有顶层设计
包括杨功焕等在内的控烟人士均认为,目前以工信部牵头的控烟履约小组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控烟工作的开展,当务之急是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工信部从履约小组中“请”出去。
对此,杨功焕等众多公共卫生专家提出建议:首先,应把控烟纳入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制定国家级的专项控烟行动计划;在国务院层面,做出控烟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同时,对烟草行业进行体制管理,实行政企分开。
《控烟与中国未来》报告认为,目前,以税控烟政策既能控烟又能增加政府的税收,控烟不会危害国家和地方经济,且因人群对烟草需求的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期限,中国的控烟在未来20年完全有机会进行转型。
控烟不力影响中国竞争力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的无烟行动技术官员沙罗博士日前表示,烟草业对中国GDP的贡献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烟草引发的死亡和疾病给中国造成了医疗负担和人道主义代价,同时它降低中国的生产力,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竞争力。沙罗博士认为,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全面的国家立法,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全面禁烟,并全面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据《京华时报》报道
四大原因致控烟败局难挽
政企不分阻履约进程
世卫组织最新公布的《公约》缔约国控烟效果调查报告中,我国控烟履约绩效得分仅为37.3分,各项得分均为“倒数”。我国控烟不力的根本原因归结于烟草业的阻挠。2010年11月在乌拉圭举行的《公约》缔约方第四次会议上,由于以工信部和烟草专卖局人员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反对意见,并强调烟草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而多次被提名获得“脏烟灰缸”奖。
烟草业变相广告无法可禁
控烟立法是履行《公约》的关键措施和政策保障。但目前,我国不仅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律,连《广告法》等也并未全面禁止烟草广告。
“美丽”烟盒误导吸烟“健康”
我国目前因吸烟导致的死亡比例已经由2000年的12%跃升至16%。但时至今日,烟草专柜上仍摆满了印有天安门、大熊猫、中国龙等图案的“美丽”烟盒。
烟草税价尚未实现联动
低廉的烟草价格,对广大烟民来说无疑是个“致命诱惑”,只有实行“税价联动”,提高烟草税的同时,提高烟草的零售价,才能实现以价控烟。
上一篇 官家孩子“被接班”?
下一篇 教师“第二职业”该不该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