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意杂志社!

今天是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突袭拉登奥巴马白宫盯“直播”

美国特种部队突袭“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前两天、即4月29日,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经过一夜权衡,最终下达命令。
突击部队与对手交火那一刻,奥巴马和幕僚们身处白宫时局值班室,观看卫星实时传回的现场视频画面。
4月28日  关键词:纠结
动不动手  奥巴马很“头疼”
美国《时代》周刊2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4月28日下午,奥巴马与情报、军事和外交团队成员在白宫时局值班室碰头,听取针对本·拉登行动的可能选项。
时局值班室位于白宫地下室,处于严密安全保卫之下。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与会人员在两小时会议中权衡突袭利弊,意见并不统一。
奥巴马面临三种选择:等待更多情报、发动定向空中打击、派遣地面部队。
情报人员表示,有五成至八成把握,但无法确定本·拉登具体藏身在哪一座建筑内。
奥巴马围着会议桌踱步,要求每个人表明观点,同时抛出突袭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平民伤亡、人质遭劫持、直升机被击落、与巴基斯坦产生外交摩擦。
会议临近结束时,大约一半与会者支持直升机突袭,另一半提议要么静待情报,要么空中打击。
会后,奥巴马离去,没有作决定。
4月29日  关键词:决定
思量再三  最终下令突袭
美国东部时间4月29日8时许、即奥巴马登机飞往亚拉巴马州龙卷风灾区前,他召集高级顾问,宣布决定突袭。“动手吧。”奥巴马说。
按一名不愿公开姓名官员的说法,奥巴马下令1日突袭的原因有二:一为担心行动拖延可能增加情报泄露风险,促使目标逃脱;二是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已经就行动方案多次演练,整装待发。
5月1日  关键词:紧张
“亲历”突袭  气氛“紧张、焦躁”
行动当天、即美国东部时间1日下午,奥巴马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总统助理兼国家安全副顾问托马斯·多尼伦和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等围坐时局值班室一张桌子前,观看卫星实时传回的突袭画面。
一名现场官员描述,屋内气氛“紧张、焦躁”。
行动所持续的40分钟内,奥巴马多数时间坐着,面无表情;他的一些助手来回踱步;大家长久沉默,安静等待。一架直升机坠落。气氛越发紧张。
几分钟后,从间隔半个地球的突击行动现场传回声音:“我们已经确认‘杰罗尼莫’的身份。”
“杰罗尼莫”是代号,特指本·拉登。随后,传回击毙“杰罗尼莫”的消息。
“我们得手了,各位。”奥巴马说。
■ 邻居揭秘 拉登出门几乎不选择步行
巴基斯坦北部阿伯塔巴德镇居民2日谈及“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及他所处建筑内其他人的生活点滴。
不给外人留电话号码
一名男子化名阿卜杜拉·扬,是本·拉登的邻居,4年前搬到阿伯塔巴德镇。“他们自称来自(巴基斯坦)白沙瓦,从事金融业。”扬描述,住在那幢建筑里的人另有一辆“铃木”小吉普车;在院内养牛、养鸡,从不外出参加婚礼或串门,从不告诉外人手机号码,外出以车代步,几乎不选择步行。
“我向他们要过号码,但他们说没有。我也从没见过医生探访。”扬说。
最后的晚餐可能是馕
打馕人穆罕默德·阿西夫回忆,住在那栋建筑里的人经常到他那里买馕,突袭前那个晚上还去过。“他买了七八个馕。他以前一天来两回,下午一次,晚上一次。”
阿西夫说,那家人“有礼貌,人相当不错”。阿西夫推测,他打的馕,可能是本·拉登生前的最后晚餐。
本·拉登现形记
本·拉登不打电话,不上互联网,不向包括“基地”高层头目在内的几乎任何人透露行踪。中情局分析,必定有人充当信使,替本·拉登传达命令。
“基地”头目被捕  信使“浮出水面”
2003年3月,“基地”3号头目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巴基斯坦落网。
中情局追问,是否认识外号“科威特”的人。中情局先前从在押人员口中得知,“科威特”与本·拉登关系密切。数月后,他承认认识“科威特”,但否认“科威特”与“基地”有关联。
2005年,哈立德的继任者阿布·法拉吉·利比落网,承认从一名信使口中获取接替哈立德的命令,但否认信使是“科威特”。中情局认定,利比的话不可信,他和哈立德在有意保护“科威特”。
分析师推断,只有本·拉登可能向利比下达接班命令;找到“科威特”,就能找到本·拉登。
电话暴露身份  信使行踪被定位
中情局耗时数年查明,“科威特”本名谢赫阿布·艾哈迈德,生于科威特,国籍巴基斯坦。
2010年以前,中情局对艾哈迈德的行踪毫不知情。然而,2010年年中,一次电话交谈“出卖”艾哈迈德,特工随即定位艾哈迈德。2010年8月,艾哈迈德进入阿伯塔巴德一栋3层建筑。
顺藤摸瓜  拉登住所被最终确定
这栋建筑几年前一度进入中情局视线,没有成为监视目标,因为想象中本·拉登藏身处应有武装守卫,而这栋楼外围无人巡逻,几乎没有人员进出。
2011年2月中旬,中情局确定,建筑内隐藏“高价值目标”。先前数月,中情局发现,那里的住户不同寻常:自行焚烧垃圾、“房屋造价百万美元,屋主收入来源无法追溯”……借助卫星,美军最终确认本·拉登可能住在二楼或三楼。美国特种部队突袭“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前两天、即4月29日,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经过一夜权衡,最终下达命令。
突击部队与对手交火那一刻,奥巴马和幕僚们身处白宫时局值班室,观看卫星实时传回的现场视频画面。
4月28日  关键词:纠结
动不动手  奥巴马很“头疼”
美国《时代》周刊2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4月28日下午,奥巴马与情报、军事和外交团队成员在白宫时局值班室碰头,听取针对本·拉登行动的可能选项。
时局值班室位于白宫地下室,处于严密安全保卫之下。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与会人员在两小时会议中权衡突袭利弊,意见并不统一。
奥巴马面临三种选择:等待更多情报、发动定向空中打击、派遣地面部队。
情报人员表示,有五成至八成把握,但无法确定本·拉登具体藏身在哪一座建筑内。
奥巴马围着会议桌踱步,要求每个人表明观点,同时抛出突袭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平民伤亡、人质遭劫持、直升机被击落、与巴基斯坦产生外交摩擦。
会议临近结束时,大约一半与会者支持直升机突袭,另一半提议要么静待情报,要么空中打击。
会后,奥巴马离去,没有作决定。
4月29日  关键词:决定
思量再三  最终下令突袭
美国东部时间4月29日8时许、即奥巴马登机飞往亚拉巴马州龙卷风灾区前,他召集高级顾问,宣布决定突袭。“动手吧。”奥巴马说。
按一名不愿公开姓名官员的说法,奥巴马下令1日突袭的原因有二:一为担心行动拖延可能增加情报泄露风险,促使目标逃脱;二是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已经就行动方案多次演练,整装待发。
5月1日  关键词:紧张
“亲历”突袭  气氛“紧张、焦躁”
行动当天、即美国东部时间1日下午,奥巴马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总统助理兼国家安全副顾问托马斯·多尼伦和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等围坐时局值班室一张桌子前,观看卫星实时传回的突袭画面。
一名现场官员描述,屋内气氛“紧张、焦躁”。
行动所持续的40分钟内,奥巴马多数时间坐着,面无表情;他的一些助手来回踱步;大家长久沉默,安静等待。一架直升机坠落。气氛越发紧张。
几分钟后,从间隔半个地球的突击行动现场传回声音:“我们已经确认‘杰罗尼莫’的身份。”
“杰罗尼莫”是代号,特指本·拉登。随后,传回击毙“杰罗尼莫”的消息。
“我们得手了,各位。”奥巴马说。
■ 邻居揭秘 拉登出门几乎不选择步行
巴基斯坦北部阿伯塔巴德镇居民2日谈及“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及他所处建筑内其他人的生活点滴。
不给外人留电话号码
一名男子化名阿卜杜拉·扬,是本·拉登的邻居,4年前搬到阿伯塔巴德镇。“他们自称来自(巴基斯坦)白沙瓦,从事金融业。”扬描述,住在那幢建筑里的人另有一辆“铃木”小吉普车;在院内养牛、养鸡,从不外出参加婚礼或串门,从不告诉外人手机号码,外出以车代步,几乎不选择步行。
“我向他们要过号码,但他们说没有。我也从没见过医生探访。”扬说。
最后的晚餐可能是馕
打馕人穆罕默德·阿西夫回忆,住在那栋建筑里的人经常到他那里买馕,突袭前那个晚上还去过。“他买了七八个馕。他以前一天来两回,下午一次,晚上一次。”
阿西夫说,那家人“有礼貌,人相当不错”。阿西夫推测,他打的馕,可能是本·拉登生前的最后晚餐。
本·拉登现形记
本·拉登不打电话,不上互联网,不向包括“基地”高层头目在内的几乎任何人透露行踪。中情局分析,必定有人充当信使,替本·拉登传达命令。
“基地”头目被捕  信使“浮出水面”
2003年3月,“基地”3号头目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巴基斯坦落网。
中情局追问,是否认识外号“科威特”的人。中情局先前从在押人员口中得知,“科威特”与本·拉登关系密切。数月后,他承认认识“科威特”,但否认“科威特”与“基地”有关联。
2005年,哈立德的继任者阿布·法拉吉·利比落网,承认从一名信使口中获取接替哈立德的命令,但否认信使是“科威特”。中情局认定,利比的话不可信,他和哈立德在有意保护“科威特”。
分析师推断,只有本·拉登可能向利比下达接班命令;找到“科威特”,就能找到本·拉登。
电话暴露身份  信使行踪被定位
中情局耗时数年查明,“科威特”本名谢赫阿布·艾哈迈德,生于科威特,国籍巴基斯坦。
2010年以前,中情局对艾哈迈德的行踪毫不知情。然而,2010年年中,一次电话交谈“出卖”艾哈迈德,特工随即定位艾哈迈德。2010年8月,艾哈迈德进入阿伯塔巴德一栋3层建筑。
顺藤摸瓜  拉登住所被最终确定
这栋建筑几年前一度进入中情局视线,没有成为监视目标,因为想象中本·拉登藏身处应有武装守卫,而这栋楼外围无人巡逻,几乎没有人员进出。
2011年2月中旬,中情局确定,建筑内隐藏“高价值目标”。先前数月,中情局发现,那里的住户不同寻常:自行焚烧垃圾、“房屋造价百万美元,屋主收入来源无法追溯”……借助卫星,美军最终确认本·拉登可能住在二楼或三楼。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原海陆空退役首长考察团走进保定爱博中医医院、爱博中医康养小镇(福夡养老公寓)调研活动在保定市爱博中医院成功举办 5月28日上午9时,老首长们来到保定爱博中医医院,进行参观调研。前来调研的首长有 杨金凌 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卫生局长 原坦克六师团职 宋[全文]
    2023-06-19 16:03
  • 2007年1月底,震惊全国的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腐败窝案相继作出一审判决,阜阳中院先后三任院长尚军、刘家义、张自民被判入狱。记者日前赴阜阳调查获悉,尽管腐败窝案判决已经一年有余,但一些行贿者却毫发无损,仍然戴着买来的“乌纱帽”。 何涛就是其中一名行贿者,他曾连续向刘家义、张自民两任[全文]
    2008-06-10 17:08
  • 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刚刚担任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两个多月的段春霞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然而,段春霞被撤职还不到一年,又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突然于今年3月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消息传出,当地一片哗然。公务员法及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全文]
    2008-06-11 21:33
  •   一、售楼者有恃无恐,购房者权益堪优“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了吗?买无证房有风险吗?”近日,几位购房者致电本报,称保定市区不少在售楼盘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接连走访了保定市部分楼盘的售楼中心,一探究竟。   无证楼盘 遍地开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原来印象中的楼盘售楼中心都改名了[全文]
    2008-06-11 23:29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 1998-2023 中国民意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7402号-2

技术支持:莲池区御之樱网络科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