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公布了新医改方案,老百姓对新医改中的公益性充满期待。但是与很多公益性的问题一样,我们既关注总量的投入,更关心相关经费结构性分配的问题,只有将这样的问题解决好,才能让国家给公民的救命钱,避免成为养人头的人头费,也不至于成为医疗机构大量采购无关紧要设备及医疗系统楼堂馆所的经费。
国家医疗改革,老百姓有四怕与四盼
怕
一是担心该降的最终没有降下来,或者降下来后就从市场上消失了,而不该涨的却涨上去了。比如医生诊疗费上升,使病人从用不起药向既用不起药也看不起病转变。
二是担心国家的公益投入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合理分配。也就是说,本用于公众医疗救济的钱,被大部分用于医疗部门养人头发工资,盖大楼,用于医疗行政部门行政管理费用,而应该得到更多关注的患者却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三是担心地区差别会更大。医疗改革以地方为主,中央以转移经费的形式补贴中西部地区。我们担心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大,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别过大,也担心中央从东部汲取能力太强,导致东部发展成本加大。
四是担心医疗体制改革的愿望又一次变成养路费事件。十年讨论,终于立法确认了燃油税代替养路费,十年择机又确定了燃油税的实施,而现在二级公路收费问题在各地还很难解决。应该说医疗体制改革牵扯的利益纷争不少于养路费。
盼
一是盼中央能够明确有关的收入比例用于医疗体制改革。在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格局下,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明确一定的税收主要用于医疗保障。如个人所得税,这样既不损害国家主要开支的稳定,又能让医疗的预算保障与税收直接挂钩,从而获得更可靠的保障。
二是盼医疗改革能够从原则的肯定迅速转变为具体的落实。医疗改革的大方向应该说人们是赞同的,但是医疗改革如何落实,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养路费,关键的改革措施也来个十年择机?因此,我们希望这样的改革能够尽快落实,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并完善之,而不要千呼万唤不下楼。
三是盼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的关系。坦言之,我国财政改革出现了财权上收与事权下放的现象,以至于农村低保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央财政几乎不出一分钱。现在各地地方财权在大量上收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各种各样的地方公益开支?毋庸讳言,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经难以承担地方教育的庞大开支了,现在如果再加上全面医疗保障,可能让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只能画饼充饥。我们希望地方能够有稳定的财源,以承担其相应的职责。
四是盼国家能够做好医疗改革的结构性分配,做到以民为本,而不是以医疗机构为本。要知道养医疗人员,养医疗机构并不是改革的初衷。医疗改革的服务对象是普通民众,而好的服务往往来自于市场良好的竞争及对于医疗人员的约束,我们希望防止行业性的利益压倒公民健康的利益。
上一篇 伦敦70多名华裔儿童失踪
下一篇 习水嫖宿幼女案有无漏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