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小孩?”“你怎么这么笨!”从家长嘴里说出的这些话,最伤孩子心。台湾人本教育基金会日前公布最阻碍“爱的传达”“学习思考”的十大破坏性语言。最伤人的第一名分别是“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小孩?”和“你怎么这么笨!”人本基金会数学想想国总监吴丽芬呼吁,家长应重视语言暴力的严重性,一句无心的话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
最阻碍“爱的传达” 十大破坏性语言
1、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小孩?
2、你让我很失望!
3、你给我闭嘴!
4、你就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吧!
5、听话,爸爸妈妈才会喜欢你!
6、你别想我会帮你!
7、哭什么哭!
8、你为什么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
9、你就不能小心一点吗?
10、快一点!我数到三!
最阻碍“学习思考”十大破坏性语言
1、你怎么这么笨?
2、你很没用耶!
3、这种成绩,你没救了啦!
4、这很简单啊!为什么你不会?
5、你可以跟你弟(任何兄弟姐妹或同学)多学学吗?
6、你没那个天分啦!
7、我不是教过你了吗?
8、考这种分数,给你上那么多课都白上了!
9、被老师罚活该,谁叫你写作业都不认真!
10、字写得丑,人就长得丑喔!
台湾人本教育基金会的这一网络调查共收到2436笔投票,通过问卷,希望协助爸妈们反思对孩子的话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
调查指出,最阻碍“爱的传达”的十大破坏性语言,依序是“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小孩?”“你让我很失望!”“你给我闭嘴!”“你就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吧!”“听话,爸爸妈妈才会喜欢你!”“你别想我会帮你!”“哭什么哭!”“你为什么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你就不能小心一点吗?”“快一点!我数到三!”
最阻碍“学习思考”的十大破坏性语言,依序是“你怎么这么笨?”“你很没用耶!”“这种成绩,你没救了啦!”“这很简单啊!为什么你不会?”“你可以跟你弟(任何兄弟姐妹或同学)多学学吗?”“你没那个天分啦!”“我不是教过你了吗?”“考这种分数,给你上那么多课都白上了!”“被老师罚活该,谁叫你写作业都不认真!”“字写得丑,人就长得丑喔!”
人本基金会数学想想国总监吴丽芬说,许多父母在受访时坦承,有些破坏性语言经常一不小心就会对孩子脱口而出,很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父母与子女间的疏离。吴丽芬说,大人骂小孩伤了孩子,也批评了自己。
人本基金会教育中心主任陈生庆建议,想要打造爱与思考的家庭生活,必须从戒除破坏性的语言开始,每一句伤人的话都可以替换成“亲爱的,需要帮忙吗?”如此一来,看待孩子的角度就会转变成“他只是需要被帮忙”,会让彼此都有更多相互理解、对话的机会。
教育孩子 是“虎”是“猫”要统一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可取
“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引发人们对教育方式的激辩。《虎妈猫爸》已落幕,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剧情却每天仍在上演。如何让亲子关系更美好?我们该走出哪些误区?记者邀请了河南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赵悦玲、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张岩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张中发3位专家为家长们解惑。
疑惑
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哪个靠前放?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真的会产生矛盾吗?在张岩滨看来,一个家庭里,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同等重要。“爸爸、妈妈与孩子三者之间是个‘三角形’,每条感情线都同等重要。”她说。
赵悦玲:和谐的婚姻、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父母的笑脸就是孩子心中温暖的太阳,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将学会爱与被爱。
家庭成员教育孩子
观念不一,该咋办?
教育子女,不少家庭里通常分两派。比如,爸妈唱“白脸”,爷爷奶奶唱“红脸”。张岩滨说,这样,孩子会“趋利避害”,面对不喜欢的,可以拿另一方的话来拒绝,有一种有了“庇护”的感觉。她建议,对孩子教育问题,全家要有统一意见。
赵悦玲:在家庭中,第一,确定父母为亲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其他家庭成员辅助;第二,在家庭沟通中,要允许求同存异;第三,家庭教育目标要清晰,方向要一致,方式需统一。让孩子知道并承担自己的责任,家庭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为了孩子“自我牺牲”,
做法可取吗?
在张岩滨看来,父母任何一方自我牺牲的类似做法,确实能照顾孩子生活或学习,但却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压力。“爸妈做的牺牲都是为了我。”这种心理重压下,孩子努力得到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赵悦玲:请停止“以爱的名义行非爱行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要对自己负责。父母健康,孩子快乐;父母快乐,孩子幸福。家长们,请先好好爱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咋引导?
张岩滨说,对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她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培养孩子生存的技能。拥有健康的个性,会让孩子开朗、活泼,面对困难时有足够的勇气。在张岩滨的病区,90%的患者都成绩优秀。但孩子个性太强,自我加压,受不了挫折。
赵悦玲:好的学习习惯来源于好的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来源于明确的规则与秩序的建立与遵守。劳动出智慧,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各种生活能力。大自然是孩子的天然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展自己。
建议爸爸们,
多陪陪自家孩子吧
“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角色陪伴、教育不足。”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得出这样的结论。报告中指出,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儿童日常生活的只占7.5%,共同教育的只占11.7%。
张中发说,父亲角色缺失,会给孩子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中带来影响,使孩子优柔寡断、缺乏勇气等。
张岩滨:爸爸带给孩子的胆量、胸怀、宽容等是妈妈替代不了的,妈妈们该退出时就退出,让出空间给爸爸。
赵悦玲:父亲是子女的性别坐标,是智慧的启蒙者,是人格健全的影响者,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父亲还是孩子天然的玩伴,请爸爸取消一些应酬,关闭手机,用心陪伴孩子。
不要让手机降低亲子关系品质
全国妇联等发布的《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调查报告》显示,三成家长在陪伴孩子时仍会用手机,移动电子产品降低了亲子关系质量。26.3%的父母在工作日下班后陪伴孩子时仍可能会用智能手机,而在节假日,这一比例上升至33.4%。此外,36.6%的被调查者会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作为安抚孩子的工具。
调查显示,父母从不或较少在陪伴孩子时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的家庭,亲子关系品质更好,父母与孩子间面对面的互动更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赵悦玲:陪孩子时,最忌“身在心远”、“空壳父母”。“低头族”父母,是在创造新型的“无亲家庭”。放下手机、电脑,给孩子讲讲故事,与孩子做做游戏、谈谈心吧。
据新华社、河南商报等
上一篇 低价团层层转包接团先垫“人头费”
下一篇 停车难滋生乱收费车主“添堵”